3月初,國務院臺了房地產調控新“國五條”,要求各地第一季度出臺相應的落實措施。隨著大限的到來,各地落實“新國五條”細則紛紛出籠。然而,除京、滬、粵等地方版細則較為具體嚴厲具可操作性強、體現了與中央一致的態度外,有些城市的細則卻頗為簡單。(見2013年4月2日《錢江晚報》)這種“細則不細”的現象,頗值得研究。
“細則不細”主要體現在有些城市的落實措施,沒有超出國務院國五條細則的內容,主要表現在兩個問題上:一個問題是文字篇幅太短,南京市的細則全部正文一共只有132個字,比微博文字最高限額還少8個字,杭州市出臺細則正文內容加標點符號只有區區61個字,和南京版相比,沒有最短,只有更短。另一點是在關鍵問題上語焉不詳。“國五條”的核心內容是“20%個稅”政策,但濟南、合肥等多地的細則都沒有涉及此項內容,上海、北京等市的細則雖然提出“嚴格執行‘20%個稅’政策”,但是如何嚴格、怎么執行均未明確,若何操作還是個未知之數。當然,這與其操作不好把握、難度較大有關。
一些城市落實“國五條”具體政策措施為何會出現“細則不細”的現象,根本的原因是有的地方對樓市調控態度消極。因為近年來,過熱的房地產市場和地價的不斷攀升,讓地方政府嘗到了土地財政的甜頭,甚至產生了依賴性,而調控的目標是保持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發展,讓過高的房價回歸理性。顯然,地方與中央的目標是不一致的,即便口頭上能夠與中央保持一致,但行動上卻很難做到一致,因此有的地方一有機會,就會放出試探氣球,刻意消解中央調控政策的力度。過去10年中央9次調控樓市,但房價屢調屢高,地方政府“面對調控不同調”無疑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出現“細則不細”,還與地方政府對“國五條”內容理解和把握有關。仔細閱讀“國五條”原文不難看出,中央對地方落實房地產調控措施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明確提出第一季度需要出臺的要求只有兩條,即:制定本地區年度新建商品住房價格控制目標和公布年度住房用地供應計劃。南京、杭州所以精簡文字、只公布了房價格控制目標,大概就出于這一點,而年度住房用地供應計劃不必納入細則。但從“國五條”的本意和其他城市公布的細則看,南京、杭州也許在文件的理解上出現點偏差。
最近一段時間,習近平總書記屢屢告誡:“決不允許‘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決不允許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決不允許在貫徹執行中央決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選擇、搞變通。”看來,要保證中央政令暢通,讓地方政府令行禁止,心甘情愿地落實房地產調控政策措施,還需更多智慧,更需要嚴肅政治紀律。或許,只有如此才能使反復出現的“細則不細”問題迎刃而解。
(責任編輯:周姍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