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學界掀起了“國進民退”的熱議,特別是有些人嚴厲批評“國進民退”,引人注目。從字面上理解,“國進民退”就是讓國有企業進入,私營企業退出。現在流行的“民營企業”概念,實際上是私營企業的代名詞。究竟有無“國進民退”的政策取向或實際運作,有必要從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上予以澄清。
一、理論界幾種代表性的觀點
目前理論界對所謂“國進民退”現象的看法可以歸結為三類:一種是對“國進民退”提出批評;一種是支持“國進民退”,認為這是進步;還有一種是認為“國進民退”不存在,或只是局部存在,整體上不存在。
1. 批評“國進民退”的觀點
有的學者認為,“國進民退”的深層原因是過去的計劃經濟思維沒有轉變,是一種制度上的偏見,即對民營企業存在偏見;“國進民退”強化了國有部門的行政性壟斷,削弱了市場競爭的基礎,有可能使中國偏離市場經濟的軌道。有學者提出,強化“國進民退”的趨勢,將會產生五大后果:中國經濟模式的轉型難以實現;中國的就業增長必然會走下坡路;老百姓的收入增長會受到影響;不利于產業結構的調整;中國的民主法治進程停滯不前。還有的學者認為,“國進民退”屬于明顯的體制復歸,可能蛻變為特殊利益集團在一般競爭性領域的跑馬圈地,從而加深中國經濟權貴化、寡頭化的趨勢。當務之急,是必須明確一般競爭性領域“國進民退”的社會危害,在經營范圍上為國企劃定邊界,非經授權一律不得越界經營,否則國企會傷害全體國民的利益并威脅國家經濟安全。
2. 支持“國進民退”的觀點
針對有些人對“國進民退”的批評,一些學者提出了支持“國進民退”的觀點,認為“國進民退”不是倒退,是進步。首先,“國進民退”有利于促進資源合理配置。在我國,重要的資源包括土地、礦山等都歸國家所有。在其中某些領域出現國有企業逐漸收購或者兼并重組民營企業的現象,并不是國有化,因為這些資源本來就是國家所有;同時也不是壓縮民營企業的生存空間,因為民營企業在這些領域并沒有實現健康發展。國有企業進入這些領域,可以改變現有不合理的資源配置方式,體現了“強進弱退、優進劣退”。其次,以國有企業為主導,民營企業為輔助,是解決分配不公乃至兩極分化的根本之道,也是保持國家長治久安的關鍵。第三,從長遠來看,資源領域內的“國進民退”是順乎經濟發展規律的,是大勢所趨。第四,在經濟危機的背景下,特殊類、資源類領域的“國進”能夠起到保持社會穩定的作用。
3. 不存在和局部性存在“國進民退”的觀點
有學者認為,是否真的存在“國進民退”,有兩個考察重點:第一,當下國企收購民企是不是很普遍?第二,收購行為背后是否有政治背景?若既不普遍也無政治背景,說是“國進民退”就有危言聳聽之嫌。從目前來看,國企并購民企只是個案而并非普遍,而且雖然背后有政府推動,但絕無政治背景。所以,在特殊情況下的國企收購,不能說是“國進民退”。有學者認為,是否存在傳統意義上的“國進民退”現象,要對具體的案例進行具體的研究剖析,到底這是雙方自愿的市場化行為,還是由于政府的強迫。在市場競爭中,任何市場主體都有進或退的可能性,但微觀市場主體的進與退不能歸結為宏觀上的“國進民退”或“國退民進”,因此,要慎下“國進民退”結論。還有統計部門的負責人從統計數據的角度對此進行評論,認為從2005年以來的一些經濟指標,如企業單位數、工業總產值、資產、利潤總額、稅金總額、從業人數等方面分析,統計數據不支持“國進民退”的趨勢。有的學者認為,我國當前存在選擇性的局部“國進民退”現象,不是國策,不能因此否定我國改革開放大方向。有的學者認為,2009年沒有出現“國退民進”,他們用具體統計數字說明私企發展快于國企,并指出,不能用“國進”、“民進”或“國退”、“民退”這樣的尺子衡量經濟發展狀態。
(責任編輯:侯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