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80后”過去有個代名詞叫做“小皇帝”,因他們大多是家中的獨生寶寶,因此成為格外受寵或被看成是嬌生慣養的一代。如今“80后”又有了另外一個代名詞,叫做“蟻族”,在民眾住宅商品化以后,他們成了最無能力購買住房的人群之一。
美國人常說有個“美國夢”,而對于眾多的美國“80后”而言,“美國夢”現在變得更加現實。根據調查,美國“80后”心目中最想做的“美國夢”是希望在生活中能有自己的“窩”。美國人很現實,“80后”也不例外,所以很多美國“80后”并不是大學一畢業就馬上把自己的奮斗目標盯在擁有住房上,而是走了一條從“蟻族”到“蝸居”的曲線有窩之路,也就是先租房后買屋。
瑞克大學一畢業就在她工作的城市買下了一處集合住宅,成為一名有房族,這是她父母的夢想,也是美國人的夢想,很多移民到美國就是為了下一代能夠擺脫貧困過上好的生活,而擁有自己的住宅自然也成了美好生活的一部分。瑞克為自己成為有房族而感到驕傲,然而不久后她發現父母的夢想或者說父母對她生活的期待并不一定是自己的夢想。
瑞克算了一筆賬,如果將錢用在購買住房上,她就很難有能力自己獨立支付讀研究生的費用,而如果晚幾年購房自己不僅能夠實現提高學業水平的夢想,而且以后進入高薪階層的機會更大。因此瑞克將買到手的住房賣掉,在當地與他人一起合租一處房子,開始尋求更高的夢想。
2010年,美國18歲至29歲的“80后”人數將達到近5000萬人,他們面臨的美國已不是他們父輩、祖輩即使是在零售店當個售貨員也可以買得起住房的時代。美國經濟不振、失業率高居10%以上、企業雇用新人減少,這一切都使得美國“80后”在生活和職業發展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與此同時,美國“80后”是美國幾代人中接受高等教育比例最高的一代,然而他們離開大學校門也背負著最沉重的大學教育貸款債務負擔。
美國“80后”與其父輩有一個很大的不同,他們更渴望在城市中生活,而對郊區的生活不感興趣。但城市的生活費用和住房成本也高,這對“80后”在城市中能夠擁有自己的住宅更是一種挑戰。美國的住房市場預測報告認為,“80后”目前正處于一種過渡時期,他們在建立自己的經濟基礎,從短期來看“80后”人群將會以租房為主,但經過幾年之后他們會有較為穩定的工作和收入,那時他們就會成為購房的主力軍。
美國“80后”與父輩們另一個不同點是,他們不會像父輩一樣對在一家公司工作一輩子那么死心塌地,而是會不斷尋找高薪和自己最喜歡的工作,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也不想過早地讓住房束縛住自己的手腳。
(責任編輯:胡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