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手拍張照,參加就有獎”“春節前投稿就有獎”……即將迎來寒假的大學生們,在一些社交平臺上收到了滿屏“競賽通知”。潮新聞記者調查發現,市場上充斥著以低門檻、高獲獎率為噱頭的一批含金量低、組織松散的競賽,這類競賽被稱作“水賽”。“水賽”已經衍生出“競賽生意”,機構通過收取報名費、證書費、冠名費等,獲取不菲利益,也助長了學生參與學科競賽的功利心。
近些年,中小學“山寨賽事”“競賽生意”等話題已經引發了諸多關注和討論,一些“掛羊頭賣狗肉”的賽事已被明確納入了黑名單。卻不想,如今大學生也在被各類“水賽”包圍。
從調查來看,這些“水賽”主打的就是一個“各取所需”——大學生希望通過參加賽事拿獎、加分,主辦方則是圖謀大學生的報名費。據調查,這些“水賽”有的報名費高達千元。而一旦打上“國際”名頭,報名費會普遍上浮,甚至不少“水賽”已經衍生出二次消費。比如學生獲獎后,如果需要紙質版證書還需額外支付15元,成本不高的硬殼證書則需花50元購買,帶硬殼的證書+獎牌需支付70元。很明顯,這是妥妥地把賽事做成了生意。
為了最大程度吸引學生參與,或者說“割韭菜”,“水賽”的獲獎率也是異常之高。業內人士指出,有些大學生學科競賽獎項比例達參賽總人數的50%以上,甚至有的賽事所有參賽者都能得獎。有的賽事更是對參賽者資格、參賽作品規格等無任何要求,相關人員對參賽作品也不做任何形式的誠信審核,導致獎項署名虛假的情況都時有發生。
了解了這些情況就不難發現,這樣的“水賽”在大學校園大行其道,實際上是形成了一個形式主義的閉環。主辦方隨便找個理由設置一個賽事,賺取學生的報名費,然后發放證書;學生則拿著并不具有含金量的作品去參賽換來獲獎證書;學校又將這些獲獎證書作為獎學金、保研的加分依據——貌似每個環節都是在完成一種機械式、形式化的參與。因為,在任何一個環節上“較真”,這樣的“水賽”就很難如此輕易地完成“收割”了。而歸根結底,還是在于學校方面對這些賽事的評價,要真正拿出嚴肅的標準。道理很簡單,一旦這類含金量可疑的賽事無法隨便換取加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自然下降。對此,學校在對賽事的審核上,就應該多一些重視,向學生傳遞正確的信號和預期。
要知道,這類明顯異化的“水賽”,不僅無法發揮學科競賽應有的教育功能,學生也沒有完整、投入地體驗競賽的過程,對于知識和能力的增進毫無助益,并增加經濟負擔,而且還會無形中強化一種“走捷徑”甚至“弄虛作假”的思維習慣。可以說,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不該任由這樣的賽事橫行。而學校在這個問題上的立場和態度至關重要——不僅要針對性地教育引導學生合理參賽,也應該主動將“水賽”排除在各種評選、加分項目之外,防止一些含金量不足的競賽在保研、獎學金等評選中渾水摸魚。
同時,面對各類“水賽”的泛濫,相關部門也有必要加大規范力度,做好相應的資質審核,并及時發布風險提醒,揭露“水賽”的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