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博物館熱”持續升溫,不少熱門博物館出現“一票難求”的現象。據《光明日報》報道,一些藏身高校的博物館頗受關注,在江蘇南京,51所高校中有67家博物館。但是,有些高校博物館開放程度有限,或僅接受單位團體預約參觀,或未向校外個人開放,尚處于“養在深閨人未識”的狀態。
我所在的西安,高校云集,有些高校博物館已成市民熱門打卡地。西北工業大學飛機實物展,陳列有直5型直升機、轟6-A型戰略轟炸機等,受到孩子們喜愛;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林博物院(博覽園)有昆蟲、動物、土壤、植物等館區,還是4A級旅游景區;西北大學博物館內的地球館,反映了該校地質學科研究成果;陜西師范大學校園內,則有國內首座綜合性教育博物館。
特色學科、專業底蘊,為高校博物館增添不少魅力。高校建設博物館,本就有記錄校史、典藏文物和教育展示的作用,作為“第二課堂”,它還發揮著實踐育人作用,《國家文物局、教育部關于加強高校博物館建設與發展的通知》中,就提到要“增強社會服務能力,提升社會服務效益”,最大程度面向社會公眾開放,契合高校開放辦學、服務地方導向,也能讓既有資源得以充分利用。
對外辦館,把社會公眾“請”進來。在這點上,高校博物館不能自我設限,要有主動走出去和悅納觀眾的姿態,在學校招生、就業及對外合作交流時,不妨將博物館作為文化名片,向外發出參觀邀約,博物館也可和一些重點實驗室的成果宣介活動聯動,一起進入中小學開展科普。當然,在不影響正常校園、教學秩序,符合博物館設施承載力的前提下,學校要為公眾進校參觀提供便利,保證預約、入校和進館暢通無阻。
高校博物館也要跟上社會發展形勢。文博熱興起背后,各地博物館的展陳更新、服務升級有目共睹,高校也可多吸收大型博物館經驗,避免展陳、場館服務與社會需求脫節。高校博物館“小而精”“專而深”,恰恰可以與綜合類博物館形成內容互補,在行業垂直領域擴大影響,比如聯合其他單位辦展,讓館內重點藏品“走”出去,吸引感興趣的游客“按圖索驥”前來參觀。
在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不少博物館延長開放時間。在節假日、寒暑假期間,高校博物館可針對青少年特點增設特色展覽,規劃校園游線路,增加集章拍照打卡等互動環節,讓游客的參觀更有層次。高校博物館還要提升數字化水平,比如介紹專業科研成果,沉浸式體驗就更有科普效果,數字云展覽盡管無法代替線下參展,但仍然可以擴大展覽的覆蓋面。隨著社會知名度提高,高校博物館不只是面對青年學子開放,各個年齡段人群入館,第三衛生間、適老化改造都要及時跟進,服務要更人性化、精細化。
當前,高校博物館多是大學內設機構,其經費來源、人員配備,需要校內統籌解決,想擴大社會開放面,高校博物館也需向外拓展資源。高校在人才培養、產教融合等方面的優勢,使其緊密服務于地方發展,某種程度上,高校博物館也是地方文化設施,幫助其融入國家和地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有利于其獲得較充足的資源保障,爭取社會基金支持、開發文創產品等,也能逐漸提升其造血能力。至于場館管理、服務、講解人員的緊缺,許多高校已充分發動師生志愿者的力量,引導學生參與博物館工作,這種浸潤式的教育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