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思想,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大力提升文化軟實力。圍繞“聚焦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著墨頗多,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要指南。
深刻認識改革的戰略意義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文化建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建設文化強國的信心更足,文化建設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作用更加凸顯。實現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必然需要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聚焦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高質量實現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的戰略考量。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豐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崇高使命,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基礎支撐。我國正處于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關鍵時期,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文化的引領。
明晰改革路徑和具體措施
文化體制機制改革是文化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決定》聚焦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提出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重大任務,明確了改革路徑和具體舉措。
一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方面。《決定》著重從四個方面闡述如何“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分別是完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優化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供給機制、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構建更有效力的國際傳播體系。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在體制機制改革方面作出具體落實。
二是完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方面。意識形態工作是為國家立心、為民族立魂的工作。《決定》對此有新的深化。譬如,創新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又如,《決定》提出,完善新聞發言人制度。構建適應全媒體生產傳播工作機制和評價體系,推進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
三是優化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供給機制方面。這一部署體現了對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具體落實。其主要包括:建立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機制,健全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機制,完善文藝院團建設發展機制,改進文藝創作生產服務、引導、組織工作機制,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機制,深化文化領域行政審批備案制度改革,建立文化遺產保護督察制度,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完善競技體育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等。
四是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方面。《決定》將“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作為一個獨立的層次出現,體現了黨中央對此問題的高度重視,是對新形勢新任務所作出的主動回應。
五是構建更有效力的國際傳播體系方面。這是對“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戰略安排在體制機制改革方面的進一步落實。
牢牢把握改革的基本遵循
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決定》以“六個堅持”規定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貫徹的重大原則。在推進改革過程中,必須以之作為改革實踐的定盤星、指明燈。在《關于〈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的說明》中,習近平總書記用“四個迫切需要”闡明了黨中央作出這一重大決定的深刻考量。其中,第一個就是“凝聚人心、匯聚力量,實現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的迫切需要”。因此,在文化建設方面,始終要明晰一條主線: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的目標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要切實注重牽引帶動與系統集成。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發出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總動員,并以注重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注重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注重全面改革等為基本特點。因此,在改革實踐中要力爭實現以點帶面、以線連片的突破,也就是要做到系統集成,而非彼此孤立、參差不齊。
【作者系《廣州社會主義學院學報》執行主編、該院二級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