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早教、健身等預付式消費領域出現的“職業閉店人”侵害消費者權益事件,受到社會關注。多位消費者向記者反映,他們在健身房、早教班、寵物店預付充值后,商家就閉店跑路。湖北武漢的張雨(化名)透露,她四年內遭遇了三次閉店跑路,損失近2萬元,其中兩次有“職業閉店人”的影子。(9月27日《海報新聞》)
近年來,“老板跑路”現象在健身房、租房平臺、早教機構等諸多領域頻繁上演,已然成為一種令人憂心的社會問題。而隱藏在這一系列閉店事件背后的“職業閉店人”,更是如毒瘤般侵蝕著市場秩序和消費者權益,亟待我們予以高度關注與嚴肅整治。
這些“職業閉店人”公然在社交平臺招攬生意,為經營不善或存心欺詐的商家策劃關店、跑路的“劇本”,形成了一條灰色產業鏈。他們聲稱能從稅、工、公、政等多方面為商家逃避風險,其手段之惡劣、影響之深遠令人咋舌。這種行為不僅讓消費者遭受經濟損失,更嚴重破壞了市場的信任環境,使得整個商業生態陷入惡性循環。
消費者是“職業閉店人”肆虐的直接受害者。他們懷揣著對健康、知識、生活品質的追求,在健身房、早教機構等辦理會員卡或簽訂租賃協議,然而卻遭遇商家突然閉店,預付款項打了水漂。這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經濟利益,更讓他們對市場的誠信產生了深深的懷疑,給他們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和困擾。例如,那些為孩子報名早教課程的家長,滿心期待孩子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啟蒙,卻面臨機構閉店、課程中斷的困境,孩子的學習計劃被打亂,家長們的心血和錢財也付諸東流。
從市場環境來看,“職業閉店人”的存在嚴重擾亂了正常的經濟秩序。他們的行為破壞了市場的公平競爭原則,使得誠信經營的企業面臨不公平競爭,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時有發生。長此以往,整個行業的信譽度將大幅下降,投資者的信心受挫,市場的活力和創新能力也會受到抑制,阻礙了經濟的健康發展。
對于“職業閉店人”現象的泛濫,山東省博睿律師事務所陳瑞福律師指出,根本原因在于有關部門存在相互踢皮球、不作為和打擊不力的情況。這無疑給我們敲響了警鐘,要想從根本上遏制這一亂象,必須加強公安部門、市場監管部門、行業管理部門之間的聯動協作。各部門不能各自為政,而應形成合力,一旦發現“職業閉店”的苗頭就要迅速聯合打擊,絕不姑息。對于情節嚴重的,要依法追究閉店人的詐騙刑事責任,讓他們為自己的違法行為付出應有的代價。
同時,我們也應加強對消費者的教育和保護。提高消費者的風險意識,讓他們在選擇商家和服務時更加謹慎,避免盲目跟風和沖動消費。此外,還應建立健全消費者投訴和維權機制,確保消費者在遭遇權益侵害時能夠及時有效地獲得幫助和支持。
“職業閉店人”現象是市場秩序的破壞者,也是法治社會的挑戰。我們不能讓他們繼續游走在法律的邊緣,肆意踐踏消費者權益和市場規則。只有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加強部門協作,強化法治監管,提高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才能讓“職業閉店人”閉得了店,卻避不了法律責任,還市場一個公平、誠信、健康的發展環境。讓我們攜手共進,共同守護市場經濟的藍天,為消費者創造一個安心、放心的消費環境,推動社會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