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浙江杭州患兒家屬發文稱,至少半年前還能使用的進口注射用阿奇霉素,八月在當地好幾家醫院和社區診所都已開不出來,即便在省級兒童醫院,也只有在住院情況下才能使用進口阿奇輸液。
不出意外,消息很快引發公眾熱議。不少網友分享類似經歷,這似乎說明,進口原研藥的消失并非個例。比如,有患者就發文抱怨稱,自己幾天前在北京某三甲醫院復診,被主治醫生告知此前一直無斷供之虞的優思弗開不出來了,此藥是目前全世界已知的治療膽汁淤積性肝病唯一的有效藥。雖然此前在社交平臺的患友交流中,早已知悉這款德國原研藥在外地一些醫院已“消失”多日,對此消息的降臨已有所心理準備,但當這一天真的到來,還是帶給他不小的沖擊。
原研藥開不到,要么醫保購買國產仿制藥,要么外面藥店或網絡平臺自費購買原研藥。雖然國產仿制藥的藥盒明顯處有“通過一致性評價”的標志,但外地網友對該藥藥效的不同評價讓他陷入選擇困難,不敢輕易以身試藥。而自費購買原研藥,每月至少要一千元的支出,而且需要終身服藥,確實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每個不幸遭遇這種就醫“動蕩”的人,都面臨著各自的困擾,甚至不夸張地說,生命危機。
人們不禁追問:進口原研藥緣何消失不見了?不少專業人士均指出,這是由國家醫保局組織的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帶來的國產替代效應。在集采“以量換價”邏輯下,報價更低的國產仿制藥獲得更多的中選名額,未中選的高價原研藥采購量大幅減少,甚至淡出。國產仿制藥對原研藥的替代就此完成。
值得指出的是,這種替代并非有意為之的結果,也非集采政策的初衷。醫保集采“靈魂砍價”名場面,曾多次引發熱傳。毋庸置疑,集采確實擠走了藥物價格的虛高水分,斬斷了醫藥灰色利益鏈條,切實減輕了病人負擔,節省了醫保費用。不過,為了確保集采用量,以夯實采買價格優勢,針對醫療機構有一系列的約束和激勵措施。比如,國家衛健委等九部門就曾聯合發文,提出將中選藥品使用情況與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績效考核直接掛鉤;允諾將醫保基金結余留用作為激勵手段,可統籌用于人員薪酬支出。完成帶量采購任務的客觀結果之一,就是進口原研藥加速退出,開藥越來越難。雖然多地醫保局發文要求醫療機構仍應采購一定數量的未中選藥物,不允許“‘一刀切’停用未中選藥品”,但在這個多元方程的求解中,顯然結果并非如此。
在圍繞原研藥難買的公共討論中,要想不接收到那種擔憂和焦慮情緒,說實話很難。坦誠而言,這種擔憂和顧慮,或有對國產仿制藥質量的信心不足,但更多的還在于失去了自主選擇的權利。單純試圖通過說服策略引導公眾增強對國產仿制藥的信心,注定成效甚微,甚至適得其反。
公眾的現實用藥需求需要得到正視,公眾的用藥選擇權也需要給予尊重。讓醫生可以根據臨床情況,患者可以根據自身經濟負擔能力自主選擇藥品,不該成為一件難事。推動在現有政策空間內加快優化調整,適當“糾偏”,宜早不宜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