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調研發現,醫美消費下沉趨勢明顯,不少基層群眾在接觸醫美項目時,遭遇了“黑醫美”的花式套路。
近年來“黑醫美”導致的傷殘事故、死亡事件令人觸目驚心。2023年,成都一美容院非法行醫致人失明;某地一女子經服裝店店主注射玻尿酸填充額頭,落下終身殘疾;2021年,一名19歲女孩整容時心臟驟停,被告人無行醫資格……“黑醫美”亂象叢生,讓“美”蒙塵。
在國家有關部門的打擊整治下,“黑醫美”在不少城市的生存空間大大縮小,于是一些“黑醫美”躲進鄉村背街僻巷,繼續招搖撞騙,危害健康。
“黑醫美”十分狡猾,有的在農貿市場“游擊走穴”,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有的打著美甲店、美容院的旗號,做著醫療美容的業務;還有的干脆在居民樓里開起“家庭作坊”……流動性大、隱蔽性強,無疑給監管和打擊增加了難度。
鄉村地區的消費者防范意識相對薄弱,更容易被“黑醫美”虛假宣傳所迷惑,接受不合格的醫美服務,如進行不規范的注射美容等,可能引發感染、毀容,甚至危及生命。
“黑醫美”向縣鄉下沉的苗頭不容忽視。“黑醫美”躲到哪里,監管就應跟到哪里,對“黑醫美”形成有效震懾和打擊。
在圍堵“黑醫美”的同時,也要設法滿足基層群眾對“美”的追求。一方面,要增加正規醫美服務供給,如組織醫美專家、醫生下到農村地區,為居民提供合規的服務等,壓縮“黑醫美”的生存空間;另一方面,要通過法律知識和醫美常識普及,提高縣鄉消費者的辨別能力,讓他們能遠離“黑醫美”。
面對“黑醫美”,有一點很明確:無論是在城市還是鄉村,任何侵害消費者權益、損害公眾健康的行為,都必須讓其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