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科普視頻賬號都是醫生本人運營嗎?未必。一些穿白大褂、有平臺認證的“權威”醫生,可能只是被背后運營團隊操縱的“擺拍演員”。
媒體日前調查發現,一些醫療科普視頻賬號雖是醫生本人出鏡,但是從文案策劃到廣告投放再到開展營銷,都由旁人提供一條龍服務。部分運營團隊在醫療健康知識上是“小白”,有的為了流量出劇本、編故事,有的發布的“偽科普”還被權威機構公開批駁。
這件事的可怕之處在于,產出同質化、庸俗化、甚至“偽科普”視頻的不是假醫生,而是通過了平臺資質認證、有執業資質的真醫生。他們公信力強,發布的內容自然容易獲取人們信任。此前就有多名受騙患者表示,之所以會在網上看病買藥,主要沖著三甲醫院專家來的,這些專家不僅在視頻平臺上進行了認證,且信息在三甲醫院官網都能查到,讓患者信以為真。然而,若是真醫生成了“擺拍演員”,配合運營團隊帶貨、賣藥,危害比假醫生更大。
無論是網友,還是監管部門、網絡平臺,都有必要警惕類似外表為真、內里為假的現象。近年來,國家加大力度整治醫療“自媒體”亂象,比如,中央網信辦近日在全國范圍內部署開展的“清朗·網絡直播領域虛假和低俗亂象整治”專項行動就提出,重點整治冒充金融、教育、醫療衛生、司法等領域專業人員,借提供所謂“專業服務”帶貨賣課,開展不當營銷。各大平臺也在對有關賬號進行封禁等處理,讓一些所謂的“網紅醫生”栽了跟頭。可就像某運營團隊負責人所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充其量就是“醫療自媒體賬號越來越難做”。不讓假醫生誤導公眾,就有人借助真醫生的身份繼續進行不法操作,說明現有政策起到了一定約束作用,但也說明對隱性變異行為還需持續規范。
說到規范,不可避免會涉及一個問題,即該如何看待醫生與運營團隊之間的合作。平心而論,醫生要給患者看病,還要做科研,能擠出上網做科普的時間不多。有醫生透露:“以普通醫生的工作量而言,日更一條視頻基本是極限。只有跟公司合作的醫生,才能高頻更新。”一方懂專業知識,一方懂流量,恰當的合作對雙方、公眾而言,都是好事。落實到現實中,要想發揮出正向作用,還有很多前提條件,尤其是醫生要有把關意識和責任心,不能當甩手掌柜。而對于當前普遍存在的“跨科室科普”現象,即什么流量高說什么、管它在不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有的視頻大打色情“擦邊球”,已經不是醫生是否把關到位、而是想不想把關的問題了。
對此,醫生加強自我約束是一方面,其所在醫院的監督也至關重要。許多醫院要求有自媒體賬號的醫生備案登記,并向醫生告知發布短視頻的科學嚴謹原則。以具體的配套措施對“偽科普”視頻、違規醫生及時出手干預,也是維護醫院形象、避免公眾被誤導的必要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