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屆奧運會,都不乏傳奇選手。他們有些并非金牌的有力競爭者,但他們對體育的熱愛持之以恒。
巴黎奧運會,德國選手蒂姆·波爾第七次參賽且成為參加奧運會次數最多的乒乓球運動員,61歲的盧森堡乒乓球運動員倪夏蓮是第六次參加該奧運項目,同樣61歲的加拿大運動員吉爾·歐文成為本屆奧運會馬術項目的“高齡”運動員……
在類似比賽中,錯過運動黃金年齡往往成為限制運動員發展、發揮的枷鎖。在角逐激烈的奧運賽場上,這些“高齡”選手顯然不占優勢,但網友們為之振奮。其原因便是在這種頂尖賽事中,年齡不再是衡量運動水平、決定運動壽命的唯一標尺,運動員為了實現目標而不斷攀登、挑戰自我、戰勝自我才是最令人敬佩的事情。這些“高齡”運動員,激勵了不少網友,大家紛紛表示:“治好了年齡焦慮”。
就拿58歲的智利運動員曾志英來說,這位“乒乓奶奶”的履歷大致是:幼年進入國家隊,因乒乓球運動調整規則而淡出該項目,中年又重新撿起球拍、回歸賽場,此時距離她離開球隊整整30年。在競技體育中,30年足夠漫長,或許會降低人的技能、消磨人的意志,但為了站上賽場,她每天訓練三個小時,即便身體疼痛,也毫不氣餒,只為能夠拿到這張入場券。
熱愛面前,沒有年齡差距。大家往往更樂于見到這樣的反差,不懼歲月、執著夢想,這或許是普通大眾都向往的狀態。要看到,不論是曾志英,還是倪夏蓮,他們并非普通的“素人選手”,能夠登上奧運舞臺的運動員,無一不是經受艱苦的訓練和殘酷淘汰之后才最終圓夢。其中,還有更多雖已榮譽等身,但因為對這個賽場充滿感情而堅持留下的老將。對于他們而言,熱愛,如同一股堅不可摧的力量,激發奮斗的信心、成就出彩的人生。
奧運會一直被譽為世界最高的體育競技舞臺。與其說這些選手是為了戰勝對手,不如說是為了戰勝自己,戰勝因年齡而帶來的體力、反應、經驗上的衰減。他們站上賽場,是出于對金牌的渴望,但更多的價值已經超過了金牌本身。
沒有人能夠與時間和年齡抗衡,但熱愛可抵歲月漫長。那些老將的傳奇,新秀的崛起,不過是超越局限的不斷突破,是日積月累的自我突圍,這些故事一次次地豐富、拓展著奧運精神,詮釋著奧運的非凡意義。追求夢想這件事,從什么時候開始都不晚。奧運賽場上,這些故事總會撥動我們的心弦,教會我們熱愛生活、永不言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