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病硬扛、天熱不舍得開電扇、長期吃剩飯等“吐槽”老一輩的帖子,在網上引起共鳴。年輕人把這些行為稱為“有福不享、沒苦硬吃”,他們想不通: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為何長輩還是這般選擇?(7月29日《中國青年報》)
分析原因,一方面是他們年輕時吃過苦挨過餓,養成了節儉的品格,即使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也很難改變多年來養成的生活習慣。比如,網友抱怨的“好好的一箱新鮮蘋果舍不得吃,必須從快爛了的開始吃,爛一個吃一個,到最后吃了一整箱爛蘋果”“剩飯剩菜舍不得倒掉,放著當天新做的不吃,逮著剩菜來回熱”就被認為是最難攻克的“陋習”。另一方面,年輕人認為的苦,在許多老人看來,并不是苦。比如,許多農村老人哪怕跟子女到城里生活,但只要一有空地,他們就要種點東西。晚輩覺得沒必要,可是對“閑不下來”的他們而言,在地里干活并不是苦,反倒讓他們在干活中找到了自己熟悉的生活和價值感。
其實,子女抱怨老人“沒苦硬吃”,和老人抱怨年輕人“不能吃苦”是一個道理。“明明外賣又貴又不健康,為什么不動手自己做”“幾分鐘就洗完碗了,哪里用得著洗碗機”“現在的年輕人不愿意干臟活累活,哪像我們那個時候,吃不飽,穿不暖,有一份工作就拼了命地干”……可是,用洗碗機的年輕人可能多日熬夜加班做方案,餐餐都點外賣的可能休息日還在忙著培訓充電,那些不時跳槽的年輕人不是偷懶而是為了更自由隨性地生活。
說到底,“沒苦硬吃”和“不能吃苦”的不兼容,背后正是年齡和社會發展帶來的鴻溝。一代人與一代人面臨的問題與挑戰不同。老一輩的“苦”主要是物資匱乏的苦,而今天一些年輕人的“苦”更多是精神和心理層面的苦,這也是為什么現在焦慮癥的情況有所增多。這種苦是老一代人所不能理解的,也正如年輕人認為老人“沒苦硬吃”一樣。
雖然認知上有差異,觀念上有沖突和碰撞,但應該看到,雙方互不理解的背后是實打實的關心和愛。抱怨老人“有福不享”的下一代是希望年輕時吃過不少苦的老人,能夠享受更好的生活;抱怨孩子“不能吃苦”的老人則是飽含著對下一代未來生活更好的期許。
對苦的不同理解并無對錯之分。每個人都有堅持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因此,無論是老人還是年輕一代,都需要加強溝通和交流,才不至于走到對立面,背離“都是為了你好”的初衷。老人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年輕人,年輕人也要試著多理解和包容“過慣了苦日子”的老人,用更多的耐心去傾聽他們的人生故事并試著理解他們的“冥頑不化”。畢竟,相互理解并尊重,才能縮小代溝,增進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