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以來,社交媒體上悄然流傳著一份“互幫父母協議”。它既無強制條款,又無統一內容,卻用最樸實的話語表達著最熱切的期許——這次我來幫助你的父母,下次你幫到的或許就是我的父母。不少網友表示“狠狠共情”,并積極參與這場“愛的接力”。
樓梯間,有老人提著重物蹣跚上樓;大廳里,有老人盯著自助打印機手足無措;地鐵站內,有老人拿著智能手機一籌莫展……相信很多人都遇到過這樣的場景。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97億,占總人口比重達21.1%。隨著新技術、新應用的層出不窮,“數字鴻溝”更是橫亙在他們面前。加入“互幫父母協議”、隨時隨地“伸出援手”,這是暖心之舉,也是很多人的心聲。
古有“父母在,不遠游”的諄諄教誨,今有“背井離鄉”的客觀現實。如今,不少年輕人或為學業奔赴他鄉,或為工作前往異地,一年中少有機會與年邁的父母團聚。即使部分老人來到繁華都市,成為“老漂族”,子女也很難巨細無遺地照顧到他們。加入“互幫父母協議”,于某個轉角幫助身邊的陌生老人,或許也能達成“愛的循環”。
“讓愛匯成海,溫暖你、溫暖我、溫暖這世界。”很多人抱怨“鋼筋森林”中缺少“人情味”,“對門相見不相識”是不少地方的真實寫照。“互幫父母協議”何嘗不是一種傳遞愛心、溫暖他人的可行方式?這種現代社會的“賽博協議”,傳遞的正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善意。瀏覽網上的新聞報道,有熱心女孩在地鐵站幫助問路的老人并留下聯系方式,結果連續5年收到老人寄來的家鄉特產;有大學生在醫院主動陪護一位摔傷的老奶奶就診并墊付醫藥費,事后老人的家人聯系上學校并當面表示感謝……來自他人的幫助讓溫情不斷傳遞,讓社會更有力量。
老人有事“幫一把”,相關部門也應“動起來”。從積極推動有條件的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到加速推進電子消費產品適老化改造,再到扎實推進長者飯堂建設,一系列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舉措助力老年友好型社會建設。優化助老無止境,包括政府、社會組織等主體在內的各種力量還應再加一把勁、再努一把力,從生活繳費、看病就醫、交通出行、用餐娛樂等身邊事入手,共同保證老年群體同享數字化發展紅利。
“我幫不了千萬個他,但下個路口有千萬個我。”愿這份“互幫父母協議”能夠如暖陽,照亮老人、溫暖彼此,推動“我助人人、人人助我”蔚然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