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中國經濟網評論員梁瑜認為,鄉村要發展,環境是底色。摒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從農民最迫切的現實需要入手,把“政府想做的”和“農民想做的”結合起來,才能繪就鄉村振興的秀美畫卷。
“村中不聞雞鳴,池塘不見鴨鵝”;主干路兩側干凈整潔,但村內的背街小巷臟亂差;過度拔高治理標準……近期,媒體報道一些地方在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過程中存在走偏現象,引發關注。
鄉村要發展,環境是底色。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任務,是農民群眾的深切期盼,本是惠民生、暖民心的好事。為什么有的地方將好事辦砸了?
分析起來,還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祟。形式主義之弊,在于重表輕里,一些地方“唯上不唯實”,盲目追求“高大上”的面子工程,搞得城市不像城市、農村不像農村,比如有的村莊垃圾處理基礎設施尚不完善,垃圾分類標準就向大城市看齊。而官僚主義之害,在于獨斷專行,一些基層干部無視農民意愿,慣于采取“一刀切”的粗暴形式推進工作,比如有的地方對村民窗臺擺放雜物、被子未疊放等進行10元至20元的小額罰款。
農民是鄉村的主人,鄉村振興是為農民而興,鄉村建設是為農民而建,這是顛撲不破的硬道理。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做法,非但沒有提升農民的生活品質,反而增加了他們的負擔,甚至可能滋生微腐敗。摒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從農民最迫切的現實需要入手,把“政府想做的”和“農民想做的”結合起來,才能繪就鄉村振興的秀美畫卷。
現實中,不少鄉村通過創新方式方法,在美麗山水田園間找到了發展產業的致富渠道。20多年前,浙江很多農村的景象是“走過一村又一村,村村都是垃圾村”。彼時,浙江啟動實施“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從整治垃圾、污水、廁所開始,到農房改造、農村公共設施建設拓展,一項項措施下,萬千鄉村完成了美麗蝶變。總結浙江“千萬工程”的經驗,因地制宜、以人為本、久久為功等是關鍵詞。比如,臺州市天臺縣后岸村曾窮得叮當響,家家戶戶打石板,如今它從“賣資源”走向了“賣風景”;溫州市洞頭區東岙村修復沙灘,從小漁村搖身變為“網紅村”,讓碧海藍天也成為了金山銀山。
村莊變美了,村民也變富了,這樣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不香嗎?根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年)》,到2025年,農村人居環境顯著改善,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取得新進步。在此規劃的指引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更需要破除形式主義與官僚主義,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讓廣大農民在鄉村振興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國幅員遼闊,各省市縣農村情況不一,氣候條件、地形地貌等千差萬別,工作中要堅持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尊重鄉村發展的內在規律。農村的事,農民最有發言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需回歸以人為本的初心,把改善村容村貌與發展生產、富裕農民結合起來,實現美景與“錢景”雙贏。此外,還需要強化長效管護機制建設,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管護責任體系,從而有效約束基層干部“想當然”的權力。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一雋永畫面中,蘊含著提升鄉村建設水平的殷切期許。堅持因地制宜,堅持“三不”紅線(不超越發展階段、不搞形象工程、不搞強迫命令),才能建好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中國經濟網評論員 梁瑜)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征稿啟事。
相關文章: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豈能“整掉”雞鴨鵝?
莫讓農村環境整治淪為“面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