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中國經濟網評論員臧夢雅認為,絕不能讓網絡“黑嘴”逍遙法外,治理網絡“黑公關”勢在必行。隨著專項行動的不斷推進,整治工作的效果將愈加凸顯,那些損別人之益牟自身之利的“黑嘴”們,也必將付出應有的代價。
網絡空間也是營商環境。如今,網絡不僅是網友獲取信息、交流思想的平臺,也逐漸成為企業宣傳、品牌建設的陣地。而那些靠“收割”流量來獲取利益的網絡“黑嘴”“黑公關”自然不會放過自帶“流量密碼”的企業、品牌,通過傳播涉企虛假信息和謠言,挑動對立情緒,進而影響輿論、誤導公眾。
企業苦網絡“黑嘴”久矣。這些網絡“黑嘴”們或散布謠言信息,惡意詆毀企業形象;或歪曲解讀涉企公開信息,牟取非法利益;或蹭炒涉企熱點,抹黑攻擊企業;甚至以合作之名,行“敲詐”之實。有企業爆料稱:“公司每年要維護與上百家自媒體的關系,大部分年合作金額從幾萬元到數十萬元不等,不交錢就可能被黑。”這些行為侵害了企業和企業家的合法權益,損害了品牌形象和企業聲譽,挫傷了企業發展信心,破壞了營商環境和市場秩序。
不僅如此,財經訊息、市場走向關乎企業發展,同樣關系百姓“錢包”。倘若“黑嘴”利用財經、企業熱點炒作虛假的投資興業信息,不明真相的網友在聽信了這些“小道消息”之后很可能掉進“陷阱”,導致自身利益受損。因此,絕不能讓網絡“黑嘴”逍遙法外,治理網絡“黑公關”勢在必行。
事實上,針對涉企網絡“黑嘴”,我國近年來一直在開展專項整治行動。2021年,國家網信辦開展清朗·商業網站平臺和“自媒體”違規采編發布財經類信息專項整治,封禁關停一批充當“黑嘴”、敲詐勒索、社會反映強烈的“自媒體”賬號;去年年底,國家網信辦公開曝光一批破壞營商網絡環境的典型案例;近日,“清朗·優化營商網絡環境—整治涉企侵權信息亂象”專項行動持續深入開展。政策邏輯一以貫之,就是要通過靶向發力、專項治理,集中整治涉企侵權信息亂象,著力維護企業和企業家網絡合法權益,為各類經營主體投資興業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網絡環境。
不過,從目前來看,網絡“黑嘴”難以根治,還在于“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不乏一些“黑公關”在換了“馬甲”之后,又開始繼續顛倒黑白、混淆視聽,中傷企業品牌形象。因此,要以強有力的法律手段持續打擊非法自媒體和虛假信息,并對典型案例予以公開曝光,切斷“黑嘴”“黑流量”吸粉變現的利益鏈條。同時,平臺要強化發布規范等重點環節的管理責任,嚴格要求自媒體賬號、MCN機構不得炒作營銷涉企侵權信息。此外,企業在面對侵權信息時,也要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危機處理機制,主動澄清事實,避免陷入負面輿論漩渦中。
守護風清氣正的營商網絡環境,需要我們盡快鏟除網絡“黑嘴”。當然,治理網絡“黑嘴”并非一日之功。隨著專項行動的不斷推進,整治工作的效果將愈加凸顯,那些損別人之益牟自身之利的“黑嘴”們,也必將付出應有的代價。(中國經濟網評論員 臧夢雅)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征稿啟事。
相關文章:整治網絡“黑嘴”,讓企業發展更安心
不能任由醫療“偽科普”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