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色系视频在线观看,色综合天天综合网中文,国产口爆吞精在线观视频,自偷自拍亚洲综合精品导航

中經評論:向“新”求“質”加快發展

2024年03月07日 16:11   來源:中國經濟網   

  核心觀點: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制勝未來的關鍵變量。形勢緊迫,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勇往直前,但同時也要注意別跑偏了。我國地域廣闊、各地情況千差萬別,發展新質生產力務必堅持從實際出發。

  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新質生產力”是高頻詞。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生產力是推動社會進步最活躍的要素。縱觀人類史,從18世紀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機械化,到19世紀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電氣化,再到20世紀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信息化,生產力的每一次飛躍都伴隨著技術的突破性創新。當前,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我們必須搶抓機遇,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概念理解起來或許比較抽象,其實現實中,新質生產力早已競相迸發涌現,并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從國產大飛機C919投入商業運營、國產大型郵輪成功建造,到“奮斗者”號萬米深潛、“中國天眼”凝望星河,再到腦機接口科幻酷炫、北斗衛星融入基礎設施,一項項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振奮人心,讓我們的生活更精彩,也激發出新質生產力的無限可能,持續增強經濟發展的動能和后勁。

  可以說,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從“新”的角度看,新質生產力的內在要求是創新,不僅包括技術和業態模式的創新,還包括管理和制度的創新。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經濟增長主要依靠要素投入驅動,以大規模低成本勞動力為支撐。但隨著要素成本上升、有效需求不足等問題日益凸顯,舊的發展模式難以為繼,未來必須走以創新為主要驅動力的高質量發展道路。

  創新意味著變革與突破。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制勝未來的關鍵變量。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咬定創新不放松,馳而不息補短板、固底板、鍛長板。一方面,必須加強科技創新特別是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另一方面,要及時將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到具體產業和產業鏈上,推動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同時,還要努力建設生機勃勃的創新文化,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從而激發全社會干事創業的活力。

  從“質”的角度看,新質生產力不是傳統生產力的局部優化與簡單迭代,而是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當代先進生產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聚焦當下,要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激發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和數據等生產要素活力,從而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強勁動力。

  形勢緊迫,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勇往直前,但同時也要注意別跑偏了。我國地域廣闊、各地情況千差萬別,發展新質生產力務必堅持從實際出發,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根據本地的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科研條件等,有選擇地推動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

  當前,各地正主動作為、積極施策,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營造更加良好的環境。例如,上海發布了優化營商環境7.0版,廣東提出要創造更多平臺和機會,等等。大道至簡,實干為要。將創新基因融進發展血脈,點燃新質生產力的強勁引擎,中國號巨輪定能揚帆遠航。(中國經濟網評論員 梁瑜)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征稿啟事


相關文章: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人工智能+”空間廣闊

     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中勇挑大梁

(責任編輯:李焱)

精彩圖片

中經評論:向“新”求“質”加快發展

2024-03-07 16:11 來源:中國經濟網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