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人社廳、發改委、教育廳等十四部門聯合印發通知,決定在全省實施重點群體創業推進行動,通過完善落實扶持政策,優化創業服務,力爭實現到2025年每年支持成功自主創業20萬人。
以促進創業帶動就業,緩解就業壓力,推動經濟發展,是這份通知印發的初衷。通知中所提及的重點群體,不僅有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留學回國人員等,還包括社會關注度較高的高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即人們常說的在編人員。
走出已有舒適區“下海”創業,是需要勇氣的。上述政策無疑為專業技術人員打開了一扇通向自我價值實現之門。事實上,支持鼓勵事業單位在編人員“下海”創業由來已久,早在2015年5月份國務院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就明確提出鼓勵高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在職創業、離崗創業,優惠條件是可以保留體制內身份和待遇3年。此后,人社部于2017年3月份印發了《關于支持和鼓勵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明確事業單位專技人員到企業掛職或參與項目合作,可取得成果轉讓、開發收益;離崗創新創業者,可在3年內保留人事關系,離崗創業期間保留基本待遇。
從各地實際反饋看,盡管不少專業技術人員有創新創業熱情,但能真正走出創業“第一步”的并不多。之所以政策“叫好不叫座”,既有近年來疫情沖擊下經濟下滑的大環境影響,也有一些復雜的個人因素夾雜其中。比如對創業后未來穩定性的擔憂,對離開崗位后職稱職位晉升上的顧慮,對創業中缺乏商業知識及技能而導致的本領恐慌等,而后者很大程度上與相關政策在細則上不明確、可操作性不強有關。
基于這一實際,此次江蘇省印發的通知較以往更具針對性,在重申支持政策的同時給出了務實的操作細則,比如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離崗創業3年內保留人事關系,其間可依法繼續在原單位繳納社會保險和職業年金,正常晉升薪級工資,按規定連續計算工齡,同等參加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和崗位等級晉升等。這些舉措無疑給那些尚在猶豫中的專業技術人員吃下了定心丸,降低了編內人員離崗創業的“機會成本”,讓他們可以放心大膽地帶著科研成果投身商海。
不過,創業之路大多不會順風順水,從某種意義上看,創業還是一項具有較大風險的投資活動。成功的創業者不僅需要具備較高的專業素養和技術能力,也離不開優良的市場環境、完善的配套政策等做支撐,特別是對于長期在科研院所從事研發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僅憑創業熱情是遠遠不夠的。如何加強對創業者的支持和幫助,提高創業成功率,對許多地方政府而言也是一項新課題。
支持鼓勵專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并不是說隨意找個理由就可以離崗創業的,相關部門在資格申請、項目審核上要嚴格把關,謹防一些人“渾水摸魚”甚至擾亂整個創業生態,既要有優惠措施的吸引,也要有懲戒措施的制約,唯此才能讓好政策真正落地生根。
我們常說,只有允許不斷向更多領域和方向探索,才會發現更多的可能性。可以肯定的是,鼓勵和支持專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帶來的影響將是深刻而長遠的,至少它可以激發出創業者的潛能,不會錯失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更有助于推動社會整體創新力的提升。期待江蘇的這項政策能夠在更大范圍內得到推廣實施,也樂見有更多符合各地實際的好做法新措施涌現出來,讓更多專業技術人員能夠擁有實現自我價值的良機。(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顧陽)
(責任編輯:鄧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