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色系视频在线观看,色综合天天综合网中文,国产口爆吞精在线观视频,自偷自拍亚洲综合精品导航

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2023年08月11日 06:52   來源:經濟日報   

  近期受臺風和強降雨影響,部分地區遭遇嚴重洪澇災害。習近平總書記對防汛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地區和有關部門務必高度重視、壓實責任,強化監測預報預警,加強巡查值守,緊盯防汛重點部位,落實落細各項防汛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本期特邀專家圍繞防災減災救災相關問題進行研討。

  極端天氣誘發洪澇地質災害

  全球極端天氣頻發對洪澇和地質災害有何影響?

  王國復(國家氣候中心氣象災害風險管理室主任):造成洪澇地質災害的成因比較復雜,一般來說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自然因素有極端災害性天氣、水系特征、地形地貌和本地氣候特征等。水系特征方面,支流較多、河道彎曲、缺少入海河道、地勢低洼等,容易發生洪澇災害。地形地貌上,坡度陡、巖土碎、結構松散,容易發生地質災害。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是造成洪澇地質災害的直接誘因,近期京津冀魯豫等地出現極端強降雨天氣,是在臺風“杜蘇芮”殘余環流攜豐沛水汽北上、華北北部“高壓壩”攔截,太行山和燕山山脈阻擋抬升等共同作用下發生的。

  在全球變暖背景下,暴雨事件會變得更強、更頻繁。例如,在全球1.5℃溫升下,當前20年一遇的強降水事件發生頻率將增加10%,100年一遇的強降水事件發生頻率將增加20%;在全球2℃溫升下,當前20年一遇的強降水事件發生頻率將增加22%,100年一遇的強降水事件發生頻率將增加45%以上。同時,由于人口總量增加,城鎮化率不斷提高,人類與森林、河湖爭地,過度采伐森林、破壞植被、填占湖泊等活動破壞了系統平衡,增加了洪澇和地質災害發生概率。

  近年來,我國短時強降水紀錄不斷刷新。2021年7月20日鄭州最大小時降雨量達201.9毫米,突破我國大陸小時降雨量歷史極值。

  從全球范圍看,多國也頻遭極端降水影響。以巴基斯坦為例,2022年該國發生特大洪澇災害。氣候變暖背景下,氣候系統不穩定性增強,西南季風攜帶大量的暖濕氣流輸送至巴基斯坦、印度北部等地,并與來自北方大陸的氣流反復交匯,造成巴基斯坦多次出現強降雨過程。巴基斯坦的自然生態系統和社會經濟系統應對自然災害能力較弱,多地罕見極端高溫天氣導致北部山區冰川融化并影響河道徑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行洪排澇壓力,洪澇災害最嚴重時有3300余萬人受災,經濟損失達300億美元以上。

  氣候變暖背景下,亞洲部分地區因極端強降水引發洪水和地質災害的風險進一步增加。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六次評估報告顯示:1961年至2017年,中國許多地方的洪水風險有所增加;印度1978年至2006年洪水災難導致的死亡人數有所增加。由于亞洲大部分地區強降水量增加,洪水頻率和強度也將發生變化。隨著氣候變化,中國洪水或將不同程度增加,南亞將遭受更加強烈的季風洪水,特別是隨著快速城市化,東南亞地區流域性洪水造成的損失將大大增加,山區不斷變化的融雪狀況可能造成未來中亞春季洪水提前。此外,大多數非地震致命滑坡事件由降雨引發,受強降水增加和永久凍土融化等影響,未來亞洲部分地區包括喜馬拉雅山脈和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地區等,山體滑坡風險將進一步增加。

  據緊急災難數據庫統計,全球洪水災害發生次數明顯增加。20世紀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全球分別發生洪水災害181次、314次、620次和1012次,21世紀第一個十年發生1912次。全球地質災害發生次數同樣呈增長趨勢。20世紀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全球分別發生地質災害102次、133次、218次和328次,21世紀第一個十年發生357次。

  為應對自然災害風險,我國逐步建立和完善防災減災救災體系,努力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據《中國防汛抗旱公報》統計,2011年至2020年,我國發生超警戒水位洪水河流數量呈顯著增加趨勢,從2011年的260條增加到2020年的836條,而洪澇災害受災人口從2010年的21084.68萬人次減少到2020年的7861.5萬人次,死亡失蹤人口從4225人減少到279人,直接經濟損失占比從0.93%減少到0.26%,應對洪澇災害的防災減災能力明顯提升。

  應急管理體系逐步完善

  我國應急管理體系建設情況如何?有哪些優勢和特點?

  張小明【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應急管理教研部教授】: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組建應急管理部,并將其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這是我國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的標志性成果。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建立大安全大應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體系,推動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重大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保障能力,加強國家區域應急力量建設”。

  隨著我國應急管理體系逐步健全完善,我國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獲得較大提升,有效應對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樹地震、河南特大暴雨災害等重特大自然災害。2018年至2022年,全國自然災害死亡失蹤人數比前5年下降54.3%。實踐證明,我國應急管理體系基本適應處置各類突發事件的需要,有力保障經濟社會的科學發展與和諧穩定;符合我國現階段發展特點,有利于發揮社會各方力量,開展安全防范、處置突發事件。同其他國家相比,我國應急管理體系呈現以下優勢和特點。

  一是堅持人民至上,切實保障受災群眾生活。在應對自然災害中,各有關部門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及時啟動救災應急預案,把解決群眾所需、為群眾解困排難作為救災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近日,受臺風“杜蘇芮”影響,華北、黃淮等地出現極端降雨過程,引發洪澇和地質災害。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8月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召開,聽取當前防汛抗洪救災情況匯報,研究下一步做好防汛搶險救災、群眾生活保障和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的舉措。會議指出,千方百計保障好受災群眾基本生活,保證他們有飯吃、有衣穿、有臨時住所、有干凈水喝、有病能及時得到醫治。全面做好環境消殺和衛生防疫,確保大災之后無大疫。加快修復道路、供電、供水和通信等設施,廣泛發動、積極組織群眾開展生產自救,做好市場保供穩價,盡快恢復災區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二是堅持統一指揮與協調聯動。各種突發事件的應對由黨和政府統一領導部署,各部門之間協調聯動,形成協同應急救災的巨大合力。我國應急管理體系注重發揮應急管理部門綜合優勢和相關部門專業優勢,在健全責任體系、優化指揮機制、完善法治體系、強化基層應急管理等方面下功夫,推動形成齊抓共管、協同高效的應急管理工作格局,從工作隊伍到救災款物、從應急救助到過渡安置以及恢復重建等各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例如,在防汛救災中建立健全氣象預警和應急響應聯動機制。各有關部門緊盯汛情發展變化,組織氣象、水利、自然資源等部門滾動會商研判,根據預案和研判結果及時啟動應急響應,適時派出工作組、專家組赴一線協助地方做好防汛工作,進一步強化直達基層的臨災預警“叫應”機制,確保基層防汛責任人第一時間采取防范應對措施。

  三是堅持發揮強大的社會動員能力。應對災害上由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既明確各級政府部門在突發事件應對中的主要職責,又廣泛進行社會動員,全民參與。政府、企業與社會組織之間有效協作,形成政府主導、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救災局面,顯示出強大的救災社會動員能力。同時,注重發揮各級黨組織和政府的組織優勢、宣傳優勢,高效組織社會各方面資源和力量。

  四是堅持常態管理與非常態管理相結合,預防與處置相結合,把突發事件的預防和應急準備放在優先位置。我國應急管理體系既注重完善應急處置的制度和措施,又重點針對突發事件的預防和應急準備、監測和預警做出系統而詳細的安排。建立由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專業性應急救援隊伍以及武裝部隊等組成的應急救援隊伍體系,為做好應急救援工作提供了人員保障。

  我國應急管理體系在應對各類突發事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實踐中也暴露出一些短板:應急管理配套法律法規和制度建設有所滯后;應急預案的可操作性不強,預案之間銜接不夠緊密;應急監測預報預警系統建設需進一步完善,應急管理信息孤島現象依然存在;應急救援保障能力還需進一步提升;應急管理宣傳教育和社會參與有待強化。

  高效應急智慧救災

  現代科技在助力防災減災救災中發揮著怎樣的作用?

  袁宏永(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教授):近期,臺風“杜蘇芮”導致多地受災。現代科技賦能使得臺風暴雨等氣象預報更加及時、精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現代氣象預報業務體系逐步建立并不斷完善,形成了從區域到全球、從天氣到氣候的較為完整的數值預報業務體系。暴雨預警信號準確率、強對流天氣預警時間、臺風路徑預報準確度等已步入國際先進行列。

  現代公共安全科技融合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在防災減災救災各個環節均發揮著重要作用,包括災害風險評估與預防、監測與預警、應急處置與救援等方面。

  現代科技在災害風險評估與預防上的應用日趨深入。隨著城鎮化進程不斷推進和現代化程度提高,我國大城市、特大城市及城市群逐步形成,災害風險源類型增加,面臨綜合災害風險防范與控制等壓力。依靠高分辨率衛星遙感、地理信息系統(GIS)、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國內多家科研機構和企業及其聯合體逐步開發先進的風險隱患識別、分析與評價、防范與控制技術等,在城鎮自然災害風險評估、防災減災綜合規劃等方面具有積極作用。

  我國目前已完成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通過普查摸清自然災害風險底數,獲取全國災害風險要素數據數10億條,并堅持“邊普查、邊應用、邊見效”,推動普查成果應用,國家普查基礎數據庫已具雛形,數據庫共建共享共用穩妥推進。國務院普查辦組織相關單位利用普查數據成果,針對極端情境下人口、房屋建筑、道路可能面臨的災害風險及影響,開展了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以及杭州亞運會所在區域的自然災害綜合風險評估,并提出安全保障工作建議。

  現代科技提高了災害風險預警時效性和準確性。我國災害事故易發頻發,多災種集聚和災害鏈特征明顯,監測監控、預測預報、預警與發布等關鍵技術,可有效提高預報預警時效性和準確性。針對城市綜合監測、預警等需求,需建立物聯網感知、多網融合傳輸、大數據分析、專業模型預測和事故預警聯動的“全鏈條”城市防災減災技術體系,構建燃氣、供水、排水、熱力、綜合管廊、道路橋梁等城市生命線工程的安全空間立體化監測網,解決城市安全運行狀態動態監測、風險預警、協同組織等問題。例如,清華大學科研團隊近年來研建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實現對城市供水、電力、燃氣、熱力等基礎設施運行高風險區的監測預警,在北京、天津、深圳等72個城市應用,監測總長度超4萬公里,預警燃氣燃爆險情7725起以及供排水、橋梁等險情2262起。

  現代科技強化了應急處置與救援能力。我國地震、臺風、洪澇、森林火災等多發,應急搶險救援任務艱巨、難度大,災害發生后面臨的斷網、斷電、斷路也給應急救援帶來嚴峻考驗,惡劣水域環境、偏遠山區的重特大災害搶險救災對技術裝備提出更高要求。應急處置與救援技術以實現對突發事件的高效應急為目標,包括災情評估與綜合研判、應急現場傳感與通信、人員搜救與疏散避難等。在這方面,清華大學科研團隊聯合國內優勢單位共同開展以現代信息技術和安全技術為支撐的新型應急信息化體系建設,研發應急指揮輔助決策系統、應急“一張圖”協同指揮技術等,應用于28個省區市148個城市,助力全國340余起災害事故應對,強化災害事故應急指揮救援能力。

  現代科技為防災減災救災提供了更精準、及時和高效的手段,也應認識到,科技只是應對災害的一部分手段,還要不斷加大災害預防和減災措施力度,通過普及安全知識提高人民群眾的災害防范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臧夢雅)

精彩圖片

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2023-08-11 06:52 來源:經濟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