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喬瑞慶認為,擴大需求要處理好提升居民收入和降低經營主體成本的關系。只有兼顧提升居民收入和降低經營主體成本,才能實現消費帶投資、投資促消費的良性循環,不斷積聚內需力量。
國務院總理李強6月1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指出,針對經濟形勢的變化,必須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增強發展動能,優化經濟結構,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會議圍繞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著力擴大有效需求、做強做優實體經濟、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等四個方面,研究提出了一批政策措施。
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擴大有效需求是重要發力點。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的經濟數據顯示,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803億元,同比增長12.7%。1—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7636億元,同比增長9.3%;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88815億元,同比增長4.0%。從消費和投資來看,內需保持恢復態勢,但總體偏弱,對經濟運行持續恢復的支撐力度還不夠強勁。擴大有效需求仍需進一步發力。
生產決定消費,消費反作用于生產。擴大有效需求,首要的是擴大消費,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消費需求取決于消費能力,消費能力取決于收入情況。收入持續增加,未來收入預期良好,消費必然會持續擴容提質。6月13日,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中國人民銀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2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1.90%。而此前不久,多個商業銀行也宣布下調存款利率。存款利率下調降低了居民消費的機會成本,一定程度上能夠刺激居民減少存款,增加消費。考慮到存款利率下調會導致居民調整金融投資產品結構,如果沒有收入的持續增加,其對居民消費的刺激作用也是有限的。因此,擴大消費最重要的還是要多措并舉增加居民收入尤其是低收入群體的收入,從而穩定收入預期,形成消費穩步擴容提質的態勢。
投資具有乘數效應,擴大投資對于經濟增長可以起到帶動強、見效快的作用。因此,各地把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動投資項目落地作為穩增長的重要抓手。今年以來,投資對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表現明顯,但是民間投資動力和活力還需進一步激發。數據顯示,1—5月份,民間固定資產投資101915億元,同比下降0.1%。持續發揮投資對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還需要著力降成本,讓經營主體輕裝上陣、大膽投資。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四部門近日聯合發布了《關于做好2023年降成本重點工作的通知》,從增強稅費優惠政策的精準性針對性、提升金融對實體經濟服務質效、持續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緩解企業人工成本壓力等多個方面降低經營主體成本,鼓勵經營主體投資。
擴大需求要處理好提升居民收入和降低經營主體成本的關系。工資對于勞動者而言是收入,對企業而言是成本。勞動工資提高是增加居民收入的最重要渠道。降低經營主體成本,并非要降低勞動者工資,而是在提高勞動者收入占比的條件下減輕企業經營負擔、提高企業運營效率。消費和投資有內在關聯性,投資會通過工資、利潤、租金、利息等形式轉化為居民收入,從而形成消費能力。只有兼顧提升居民收入和降低經營主體成本,才能實現消費帶投資、投資促消費的良性循環,不斷積聚內需力量。(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 喬瑞慶)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征稿啟事。
相關文章:擴消費要優化供需結構
擴大就業渠道促消費動能提升
(責任編輯:臧夢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