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中國經濟網評論員子房先生認為,困難多,辦法更多;挑戰大,機遇更大。中國人民在創造美好生活、實現復興夢想進程中會經歷種種風雨,保持戰略定力,堅持辦好自己的事,我們就會看見彩虹。
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56264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2.5%;一、二季度經濟頂住壓力實現正增長;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4%;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71430億元,同比增長6.1%……近日公布的2022年上半年中國經濟“成績單”,展示了中國有力應對超預期因素影響,國民經濟企穩回升的發展態勢,為我們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注入了信心和力量。
回首上半年經濟運行軌跡,一季度實現了“開門穩”,主要宏觀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但受疫情反彈和烏克蘭危機等超預期因素沖擊,二季度我國經濟發展極不尋常,經濟新的下行壓力加大。為此,各地各部門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效實施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取得了極為不易的發展成績,這也是14億多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結果。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政策效應較快顯現,5月主要經濟指標跌幅收窄,6月經濟企穩回升。從生產看,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9%,比上月加快3.2個百分點;服務業生產指數也由上月下降5.1%轉為增長1.3%。從需求看,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上月下降6.7%轉為增長3.1%;出口增長22%,比上月加快了6.7個百分點。另外,上半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654萬人,5月份以來,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改變前期走高態勢,連續兩個月下降,6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降至5.5%。
歷史告訴我們,一個國家經濟發展遭遇偶然事件的沖擊,可能出現短期波動,但決定長期發展的還是經濟基本面。我國經濟持續恢復發展的良好態勢不會改變,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生產要素條件不會改變,經濟韌性強、潛力足、回旋余地大、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上半年“成績單”再次印證,上下同心、共克時艱,我們完全有信心克服經濟運行中的困難挑戰,有能力應對可能出現的各類超預期變化,鞏固經濟企穩回升勢頭。
同時,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增長前景依然看好。總投資420.7億元的中沙古雷乙烯項目正式落地,進入開工建設階段;寶馬集團在沈陽的第三座整車工廠華晨寶馬里達工廠正式開業……近段時間,一批重大外資項目傳來進展順利的好消息。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564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7.3%。外國投資者深耕中國市場的背后,是他們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持有的穩定預期,更是中國經濟韌性、活力和潛力的生動寫照。
但也應當看到,經濟恢復基礎不穩固,發展環境中的不確定因素較多,穩住經濟大盤需要繼續付出艱苦努力。一方面,要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既要有力,尤其要加大穩經濟一攬子政策等的實施力度,又要合理適度,不預支未來。另一方面,要繼續用改革的辦法解決發展中的問題,瞄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持續攻堅。特別是對穩預期有重要影響的改革,要加快落地,進一步增強市場主體信心、激發市場活力。
困難多,辦法更多;挑戰大,機遇更大。中國人民在創造美好生活、實現復興夢想進程中會經歷種種風雨,保持戰略定力,堅持辦好自己的事,我們就會看見彩虹。(中國經濟網評論員 子房先生)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征稿啟事。
相關文章:繼續為世界經濟增長貢獻動能
財政收入回升說明穩經濟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