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
2019年,王先生下載微視App后,發現他在微信、QQ上的好友信息被自動獲取,于是以侵犯隱私權為由起訴騰訊。2021年1月22日,深圳南山區人民法院作出判決,認定好友關系不屬于個人隱私。
“好友關系”是隱私嗎?
法院和網友們在爭的是:微信好友關系到底是屬于公域的信息,還是屬于私域的隱私?南山法院說,微信好友關系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公開了,也沒什么不能公開的,所以是公域的信息;網友們反對,稱我的微信好友信息體現著我的趣味、身份等各種私人特征,我并不希望我加了什么好友被其他人知道,毫無疑問,微信好友關系是私域的隱私。
筆者認為,在數字時代,判斷個體信息是否為隱私的方式,不是看信息屬于公域還是私域,而是看信息是否從原來語境中剝離,這正是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尼森鮑姆提出的“語境完整性”理論。尼森鮑姆教授啟示我們,不要把場景劃分成對立的公域和私域,而是把其劃分為平行的語境。人們愿意分享信息是因為信息存在于特定的語境之中,如果未經同意將該信息抽離出來置于另一語境之中,就可能破壞該信息的語境完整性,侵犯人們的隱私權。比如,在醫療語境下,患者愿意與醫生分享個人敏感生理信息,但這些信息不能被分享到另外的語境中。
王先生主張的,正是自己的微信好友關系不能被越過微信語境之外被使用。分析一下微信與微視兩個語境:從界面設計來看,微信呈現給用戶的是一整個聊天序列,鼓勵用戶多線程進行工作處理和信息交流,而微視力求賦予用戶的是一人一屏的沉浸式體驗,更具私密性。從主要功能來看,微信的主要功能是社交、聯絡、通訊,采用我的好友信息無可厚非,但微視的主要功能是休閑、娛樂、消遣,我不希望再與我的微信好友有所聯絡。微信已經承載了用戶在現實生活中絕大部分社會關系,因此在微信中個體的自我表演要顧慮更多,而互聯網時代,應該允許用戶在其他App上擺脫現實關系的牽累,展示另一個自我。【詳細】
同案不同判,不亦怪哉?
民法典首次對隱私作出定義,“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并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個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適用有關隱私權的規定”。立法保護隱私權是一次進步,可惜保護力度有限,措辭仍比較籠統模糊,怎樣界定私密?誰來判斷愿不愿意為他人知曉?是信息生產者,還是信息處理者,抑或是法院?
回到案件本身。法院認為,好友關系不包含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關系,他人也不能通過好友關系使原告人格權受侵害,因此好友關系不屬于原告隱私。這可能在某種角度上有一定道理,然而對于解決實際問題卻仿佛隔靴搔癢:用戶不是因為A平臺的好友是隱私,所以不想讓B平臺共享,而是因為B平臺的內容是隱私,所以不想讓A平臺的好友看到。原告訴求已經很清楚了,判決依然方枘對圓鑿,豈不怪哉?
很有必要一提,根據相關報道,2019年,哈爾濱某法院曾作出截然相反的判決,要求騰訊立即停止侵犯原告王先生隱私權的行為。因該公司提出管轄異議,深圳南山區人民法院才受理本案。2020年,黃女士因同一家公司的另一款讀書APP強制用戶共享好友關系、默認公開讀書信息,起訴其侵犯隱私權。北京某法院也要求該公司停止侵權行為并賠禮道歉。同案不同判,不亦怪哉?【詳細】
給App筑牢制度籬笆
用戶和App之間的關系,本應該是水與魚的關系。App方便用戶的日常使用,用戶提升了App的知名度,兩者相互成就。但是,當App開始謀求利益最大化,甚至不惜侵犯用戶利益的時候,就注定這樣的關系將會被打破。
加強對App開發運營者、App分發平臺、App第三方服務提供者、移動終端電信設備生產者和網絡技術服務提供者的監管力度,明確服務方需要遵循的個人信息保護義務和總體要求,是為了更好凈化這個行業。避免違規收集用戶隱私信息的企業獲得不正當競爭優勢,讓整個互聯網市場的競爭更加趨于規范化。
App收集用戶信息的行為,之所以讓人覺得后怕,是因為不知道這些個人隱私信息最終會流向何處,又會造成怎樣的惡果,我們都不知道。互聯網時代,個人隱私信息已經成為一個企業發展壯大的關鍵。為此,只有筑牢制度的籬笆,才能讓App行業的發展更加趨于規范化。在規定面前,只有嚴起來、強起來,才能讓別有用心的App不再心存僥幸心理,才能更好保證更多用戶的切身利益。【詳細】
微言大義:
@干干飯仁:不是隱私,你的通訊錄隨便看嗎?
@達花貓:隱私屬于奢侈品。
@大寧子吖:前幾年那么多冒充好友的電信詐騙,不是因為好友隱私被泄露嗎?
@cela2017:現在網絡公司就愛收集用戶信息,難道沒法律約束么。
@KinfongShing:主場優勢。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編者按:
同是社交平臺,一個人可能在朋友圈表現歲月靜好,而在微博上放飛自我,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覺得“好友關系”是個人隱私。微信已是熟人社交平臺,我們應允許用戶在其他App上擺脫現實的牽累,展示另一個自我。再回到此案,同案不同判,也讓人存疑,如何更好厘清個人信息保護邊界,也是值得探討的。
回顧:往期“經”點熱評
(責任編輯:武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