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員臧夢雅認為,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城市的消費活力已經越來越凸顯,而農村也不能“掉隊”。促進鄉村消費升級,需要充分挖掘和釋放出農村市場的活力和潛力,千方百計完善農民增收機制,讓農民的幸福路、鄉村的振興路越走越寬敞。
新發展格局背景下,“三農”工作面對新情況,從政策層面和實踐層面充分挖掘和釋放出農村市場的活力和潛力,為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提供新動力。
2020年,全國居民人均經營凈收入5307元,增速由前三季度下降2.0%轉為增長1.1%。其中,農村居民人均經營凈收入6077元,增長5.5%,比前三季度加快1.0個百分點。農村居民收入增長繼續快于城鎮居民。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31元,名義增長6.9%,實際增長3.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34元,名義增長3.5%,實際增長1.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義增速和實際增速分別快于城鎮居民3.4和2.6個百分點。
雖然農民收入的持續增長有力促進了農村消費,農村居民在服務消費、線上消費等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強,但綜合來看,農村消費市場結構依然不合理,農民消費熱情沒有得到完全釋放。
一方面,盡管農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鎮居民,但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突出,尤其是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較大。收入不足,“無錢”消費,這是制約農村消費市場發展的最大障礙。此外,在城鄉二元格局下,農民的住房、教育、醫療等保障程度相對城市較弱,即使部分外出務工的農民攢下更多積蓄,大多也會捂緊口袋,不敢“花錢”。
另一方面,從目前的農村市場來看,傳統農村消費市場硬件建設依然存在“卡脖子”環節。據統計,全國33%的鄉鎮沒有商品市場,53%的村沒有綜合商店,70%的村沒有餐館。農村市場經營品種少,業態單一,優質的商品及服務供給較為缺失。農民即使想“買買買”,錢卻經常“無處”可花,有需求時不得不“大老遠”跑到城市里來消費。
因此,要進一步激發農村消費活力,促進農村地區消費升級,就需要提升農村商貿水平,大力發展農村電商,強化鄉村商業設施、物流設施建設。前不久,為貫徹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促進大宗消費、重點消費,更大釋放農村消費潛力,商務部等12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提振大宗消費重點消費促進釋放農村消費潛力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提出要補齊農村消費短板弱項,包括完善農村流通體系,以擴大縣域鄉鎮消費為抓手帶動農村消費,加強縣域鄉鎮商貿設施和到村物流站點建設等措施。
當然更重要的還是要積極調整和優化農業結構,大力發展優勢、優質產品,促進農村地區產業升級。要加強培育農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興農業經營主體,形成因地制宜的農戶增收長效機制,增加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進而增強農村消費能力。此外,除了拓展增收渠道,還需要加快農村社保體系完善,健全城鄉融合發展機制,打破城鄉資源雙向流通壁壘,以進一步縮小城鄉差距。
構建新發展格局,把戰略基點放在擴大內需上,農村有巨大空間,可以大有作為。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城市的消費活力已經越來越凸顯,而農村也不能“掉隊”。促進鄉村消費升級,需要充分挖掘和釋放出農村市場的活力和潛力,千方百計完善農民增收機制,讓農民的幸福路、鄉村的振興路越走越寬敞。(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員 臧夢雅)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征稿啟事。
相關文章:多措并舉 全面釋放消費潛力
消費仍將是拉動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