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歲餓了么兼職騎手在送餐路上猝死,將騎手群體安全保障問題再次推到聚光燈下。近日,南方都市報實測多個外賣平臺發現,幾乎所有平臺都在協議中強調,騎手與平臺間不存在勞動、雇傭關系;除蜂鳥外,其他平臺為騎手投保金額均為3元。
外賣員自行注冊成騎手,無需受雇于固定用人單位,上班時間自由,薪資隨時提現,這是一種典型的“靈活用工”模式。并不如一眾網友所痛斥那般,“靈活用工”實際為政策所支持,具有相當多優點:一方面,社會上閑散的勞動力資源得以跨界整合,有利于解決就業問題;另一方面,企業臨時性、輔助性、替代性崗位得以補缺,有利于緩解“用工荒”。可以預見,隨著各種新業態不斷涌現,“靈活用工”模式將越來越流行。
新事物的成長必然伴隨著磕磕絆絆。外賣員猝死事件,顯然讓人們意識到了“靈活用工”的缺陷,即缺乏有針對性的保護。在一些行業,風險和收益可能成正比。但在外賣行業,風險被放大到了極致,在精致算法的逼迫下,外賣員在車流中逆行成為常態,橫穿馬路亦是屢見不鮮。相對的是,外賣員權益卻被壓縮到了最小,他們絕大多數都沒有“五險一金”,也不太可能主動尋求社保等保障方式,只有一筆意外險作“救命錢”。
在這起猝死事件中,最令人痛心的,恰恰是作為基本保障的3元意外險,竟也被一些平臺以服務費之名克扣。有網友曾去查看猝死外賣員的保單,結果發現只有1.06元用來投保,剩下的1.94元不明去向。個別企業茹毛飲血、敲骨吸髓的嘴臉可見一斑。當前,我國餐飲外賣交易規模正不斷增長,外賣平臺作為行業發展受益者,理當對騎手多一些關愛。一些企業不但不履行社會責任,反而用盡手段行克扣之實,豈不讓人寒心?
根本解決之道,是既要承認“靈活用工”,也要想辦法減少“打零工”風險。3元保險費事件之后,餓了么宣布將類似情形下的專項撫恤金提至60萬元,可以看作是對壓力的反饋,是往前進了一步。有的地方則試圖從機制保障上破局,如近日浙江強調“制定和完善數字經濟新業態從業人員在工作時間、報酬支付、保險保障等方面規定”,就被解讀為沒有勞動關系的用工也可參加單獨工傷保險,或更有助于解決權益保護問題。
說到底,外賣員是一份工作,外賣小哥是千千萬萬勞動者中的一分子,他們用辛勤和汗水,為城市的正常運轉作出貢獻,他們也用自己的雙手,踐行著“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夢想。他們也應該和千千萬萬勞動者一樣,得到合理合法合情的權益保護。健全政策、服務、保障體系,不妨進一步從實際情況出發,既審慎包容對待“靈活用工”,同時也要提供更加靈活合理的權益保障方案,讓外賣小哥能慢下來,從容一點。
(責任編輯:武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