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國內車市在逐月回暖,但上汽通用仍跌跌不休。最新產銷數據顯示,8月份上汽通用銷量為12.9萬輛,同比下跌3.37%;今年前8個月,上汽通用累計銷量79.8萬輛,同比下跌26.05%。有不少觀點認為,如果未來幾個月不能止住跌勢,今年上汽通用全年銷量將被自主品牌吉利超越,妥妥地跌出前三。
在乘用車廠商年銷量排行榜單上,上汽通用長期名列第三,并且以遠超第四名的銷量和市場份額,與一汽-大眾、上汽大眾并駕齊驅,穩居第一陣營。然而,自2017年銷量達到創紀錄的200萬輛后,上汽通用便開始走下坡路。特別是去年以來,這個曾經輝煌的合資車企,下滑勢頭更加明顯,其年銷量不僅與南北大眾逐漸拉開差距,月銷量甚至幾度被東風日產和吉利反超。
上汽通用為何加速滑落?有人調侃,“都是三缸機(三缸燃油發動機)惹的禍!”這樣的調侃,并非毫無道理。在過去幾年間,上汽通用在三缸機普及方面,“跟打了雞血似的”,不僅在一些緊湊型轎車和SUV上大量上馬,甚至在B級轎車也開始搭載。雖然上汽通用宣稱,其在三缸機上技術是多么領先,三缸機在節能減排上有多大優勢,但消費者對此并不買賬。以至于上汽通用總經理王永清面對媒體時不得不承認:“在三缸機方面,我們對消費者的接受度判斷有些過于樂觀。”
三缸機的激進式普及,的確是影響上汽通用銷量的原因。不過,筆者以為,上汽通用的問題之鍋,全部要三缸機來背,也不完全準確。要知道,比三缸機更糟糕的是,上汽通用還面臨著產品質量和營銷策略兩大問題。
作為人們日常出行的交通工具,汽車的產品質量究竟有多重要,如何強調也不過分。然而,恰恰在產品質量上,上汽通用屢遭消費者質疑。搜索各大投訴榜單,昂科威、英朗、科魯茲等上汽通用旗下車型,總是榜上有名,甚至名列前茅。今年7月31日,上汽通用宣布,召回近25萬輛別克GL8豪華商務汽車和別克全新一代GL8汽車。原因是,這些車輛因供應商制造工藝波動,可能導致制動管接頭部位尺寸偏差。極端情況下,還可能造成制動液滲漏,制動壓力減少,影響車輛制動性能,存在安全隱患。試想,這樣的產品,消費者怎敢購買?使用起來,又如何放心?
如果說,這起重大召回只是孤立事件,也就罷了。問題是,上汽通用近些年產品質量缺陷層出不窮。根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備案并公告的資料顯示,由于前懸架下控制臂襯套存在設計缺陷,在受到較大外力沖擊時,可能發生變形或脫出,嚴重時導致車輛失控,僅2018年9月29日,上汽通用就一次性宣布召回332.67萬輛問題車輛。車輛涉及別克、雪佛蘭、凱迪拉克三大品牌下的幾乎所有主力車型,這一數字不僅超過了上汽通用當年全年的銷量,也使得上汽通用成為當年召回車輛數量最多的廠家。雖然上汽通用表示,將為召回范圍內的車輛安裝加固件,以消除安全隱患,但如此大范圍地出現嚴重質量缺陷,不可避免地會拉低上汽通用在消費者心中的品牌形象,影響后續產品銷售。
除了產品質量不給力,上汽通用營銷策略同樣令人費解。以凱迪拉克為例,面對奔馳、寶馬和奧迪在中國市場的強勢,早年國產化的凱迪拉克選擇了“低價切入,錯位競爭”的營銷策略。這一打法,確實讓其在中國市場站穩了腳跟,銷量也一度增長。不過,好景不長。凱迪拉克降價“用力過猛”,直接砸到了別克品牌車身上。而別克想要生存,只有依靠同樣的方式,擠壓雪佛蘭的市場空間,從而導致上汽通用旗下別克、雪佛蘭和凱迪拉克三大品牌“互踩”。這種“內耗”,不僅令經銷商苦不堪言,也使得其產品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形象大打折扣。
穩定的價格體系,是企業樹立品牌的基石,也是對用戶的最好承諾。畢竟,新車價格下滑,影響的首先是舊車殘值率和消費者的忠誠度。反觀日系在華車企,無論是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還是東風本田和廣汽本田,近年來在中國市場逆勢走強,都獲得了銷量和品牌的雙豐收。這表明,企業不一定非得大幅度降價,才能獲得更高的銷量。如何踏踏實實做好產品和服務,不在營銷上自亂陣腳,上汽通用該好好反思了!(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楊忠陽)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