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依托比較雄厚的發展基礎,面對時代的新課題新挑戰,對于深圳來說怎么辦的答案并不復雜,就是必須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中走在前列。
每一個時代的發展都會選擇自己的突破口,有時是領域,有時是地域。改革開放選擇了深圳。四十年間,作為試驗區,深圳用前無古人的成就書寫了改革開放先行者的偉大歷史。當前,在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家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之時,深圳該怎么辦?
一切前行都必然是過去歷史的延伸,要解決怎么辦這個問題,首先得從歷史和現實中尋找回答。
A
過去四十年,深圳做了哪些努力?
改革開放四十年,在黨的領導下,深圳不斷探索經濟體制改革,釋放勞動、資本和土地等生產要素活力,經濟總量和質量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地區生產總值由1979年的1.96億元提升到2019年的26927.09億元;人均GDP由1979年的606元提升到2019年的203489元(按2019年平均匯率折算為29498美元);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由1979年的0.17億美元提升到2019年的4315.99億美元。2019年,深圳地區GDP超越以色列,其2.95萬美元的人均GDP水平,與中等發達國家西班牙和韓國相近。經濟基礎已經比較雄厚。
過去四十年,深圳以超前理念布局創新產業、營造創新環境,聚集各類創新要素,實現了從“科技荒漠”到“創新之城”的歷史性跨越。一是涌現了一大批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創新載體。截至2019年,深圳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和技術中等創新載體116個,部級創新載體604個,市級創新載體1537個。二是科技創新驅動顯著增強。2019年,全市專利申請量(261502件)、專利授權量(166609件)、授權量增速(18.8%)、有效發明專利五年以上維持率(85.2%)、PCT國際專利申請量(17459件)等五項核心指標居全國第一。三是初步形成以企業為主的自主創新體系,形成了一批具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培養造就了一批富有創新精神的企業家和技術專家。以最突出的華為為例,2019年,華為研發人員約9.6萬名,占公司總人數的49%,研發費用支出為人民幣1317億元,約占總收入的15.3%,位居全球企業研發投入排行第五名。科技基礎已經比較雄厚。
過去四十年,深圳對焦黨內法規在基層黨建、作風建設領域的薄弱點,積極探索開展黨內法規立法工作。制定出臺了《中國共產黨深圳市街道工作委員會工作規則(試行)》等創制性黨內法規,形成基層黨建領域法規全覆蓋的完整的法規體系,為深圳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制度治黨提供了強有力的制度基礎。積極建設法治政府,通過源頭把關確保規范性文件合法合規,多方式監督督促行政執法規范化。依托信息和智慧技術優勢,在法治領域的廣泛運用產生乘法效應,及時推出了系列圍繞“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國際商事糾紛解決機制和法律服務,法治化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法治基礎已經比較雄厚。
過去四十年,深圳著力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截至2019年,全市建成各類公共圖書館674座,公共圖書館總藏量4745.95萬冊(件),擁有博物館、紀念館52座,美術館11座,擁有廣播電臺1座,電視臺2座,廣播電視中心3座,廣播、電視人口覆蓋率達100%。大力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2019年,文化創意企業超過5萬家,市級以上文化產業園區61家,園區入駐企業超過8000家;全市文化及相關產業(規模以上)增加值1849.05億元,同比增長18.5%。文化基礎已經比較雄厚。
過去四十年,深圳持續推進社會保障事業,社會保障水平逐步提高。截至2019年末,全市參加基本養老保險1214.71萬人,在各險種繳費人數中,基本養老保險1112.77萬人,失業保險1166.64萬人,工傷保險1186.15萬人;全市納入社區服務的企業退休人員共35.49萬人,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社會化發放率達100%。持續推進教育事業,實現了由農村教育向現代化城市教育的巨大跨越。各類學校由1979年的340所增加到2019年的2642所,增長7.7倍,其中普通高等學校由1983年的1所增加到2019年的13所;各類專任教師由1979年的0.08萬人增加到2017年的12.85萬人,增長159.6倍。面對城市移民率超過95%,人口結構相對復雜的城市狀況以及其他的社會安全的形勢考驗,深圳不斷優化和完善公共安全體制,公共安全系數大幅提升,被列入全球最安全的50個大城市。社會治理基礎已經比較雄厚。
過去四十年,深圳還堅持“環境是生產力也是競爭力”“決不以犧牲環境換取一時的發展”的原則,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2019年,全市公園總數921個,森林覆蓋率達40.92%,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為16.8平方米,各項森林資源和生態指標均位列國內大中城市前列;PM2.5年均濃度下降至27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45天,空氣質量連續多年在全國GDP排名前20位城市中位居第一。堅持質量引領、創新驅動、綠色低碳發展,有效減少資源能源消耗。2018年,深圳單位GDP能耗下降率4.2%,“十三五”以來累計下降率為12.1%;實現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比同期下降11.24%,萬元GDP水耗由2010年的19.95立方米下降到8.41立方米,處于全國領先水平。生態文明基礎已經比較雄厚。
B
新時代中國面臨的新課題與新挑戰
要解決怎么辦這個問題,還必須從當前時代的現實中去尋找答案。新時代,我們面臨著許多新課題新挑戰。
首先是如何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富強中國。我國經濟發展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關鍵時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如何促使我國經濟在連續多年高速增長之后突破結構性矛盾和資源環境瓶頸,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更好地推進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問題與挑戰已經擺在面前。
其次是如何全面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實現依法治國,建設民主中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到今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已經成為生產力發展,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這也就意味著,只有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才能不斷提高我黨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推動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有效解決我國發展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化解來自各方的風險和挑戰,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如何全面推進與實現依法治國,成為黨和國家面臨的重大考驗。
再次是如何提升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實現文化自強,建設文明中國。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不斷繁榮發展的今天,厚植文化自信,是實現文化自強,建成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只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能更加繁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各民族發展同心同德,在共同文化的牽引下擰成一股繩,朝著文化向心力共同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才有抓手,有依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才會實現。如何正確回應這一現實要求,意義重大。
還有就是如何創新社會治理,提升人民幸福感,建設和諧中國。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進入新時代,我國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但也面臨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嚴峻挑戰。面對這一挑戰,如何在實踐中更好地適應新形勢、增強風險防范意識、深化對社會治理規律的認識,以更好地迎接新挑戰、適應新形勢、戰勝新困難,刻不容緩。
最后是生態文明方面如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美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既是妥善解決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關系問題的著力點,也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必由之路。新時代,以更加積極主動的態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黨中央在不斷深化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規律、自然資源永續利用規律、生態環保規律和執政規律的認識過程中提出的理論要求,也是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中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讓子孫后代永享藍天凈水綠地的實踐要求。
C
深圳要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中走在前列
依托比較雄厚的發展基礎,面對時代的新課題新挑戰,對于深圳來說怎么辦的答案并不復雜,就是必須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中走在前列。
走在前列就是要率先建設體現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現代化經濟體系。依托科技、人才、資金等方面優勢,主動出擊,抓住新一輪科技帶來的發展機遇,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發展智能經濟、健康產業等新產業新業態,打造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強化深圳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優勢,以深圳為主陣地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在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中發揮關鍵作用,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高標準高質量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加快構建與國際接軌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加快形成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新格局。
走在前列就是要率先營造彰顯公平正義的民主法治環境。利用好深圳科技之城的優勢,加快實現技術創新到應用的轉變,支持深圳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中心,綜合應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通過新技術應用來推動深圳特區司法行政工作現代化,進一步提高司法行政管理能力和工作水平,推動“智慧司法”;用足用好經濟特區立法權,在遵循憲法和法律、行政法規基本原則前提下,允許深圳立足改革創新實踐需要,根據授權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變通規定,全面提升民主法治建設水平;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制度,用法治規范政府和市場邊界,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國際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
走在前列就是要率先塑造展現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現代城市文明。既要立足本土,大力發展數字文化產業和創意文化產業,加強粵港澳數字創意產業合作;也要面向世界,引進世界高端創意設計資源,建設創新創意設計學院,設立面向全球的創意設計大獎,打造一批國際性的中國文化品牌;更要進一步弘揚開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大力弘揚粵港澳大灣區人文精神,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加快建設區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現代文明之城。
走在前列就是要率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發展格局。一方面,重點抓好教育和醫療基礎。在教育體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試,高標準辦好學前教育,擴大中小學教育規模,高質量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在醫療改革方面,加快構建國際一流的整合型優質醫療服務體系和以促進健康為導向的創新型醫保制度,大力提升教育醫療事業發展水平。另一方面,健全社會養老與保險體系。建立健全多層次養老制度體系,構建高水平養老和家政服務體系;以更大力度推動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率先落地,形成以社會保險卡為載體的“一卡通”服務管理模式。
走在前列就是要率先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典范。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強化區域生態環境聯防共治,推進重點海域污染物排海總量控制試點,建設好美麗灣區;加快構建以綠色發展為導向的生態文明評價考核體系,探索實施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制度;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構建以市場為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大力發展綠色產業,促進綠色消費,推進構建城市綠色發展新格局。
新時代,始終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深圳必將在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中走在前列,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ㄔl于2020年7月28日 作者系中共中央黨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