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半月談記者在基層調研發現,以數量荒、專業荒、梯隊荒、結構荒為特征的“醫荒”現象在部分縣鄉兩級醫院非常顯著,而且還在延續。好不容易爭取到的招人指標,也常常是10個指標7個作廢。這種狀況導致基層醫療服務缺醫少護,不但很多群眾缺乏在家門口享受醫療服務的獲得感,更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代要求存在不小差距。
我國在2010年就明確提出,要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實現提高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可及性的目標。但受困于基層醫療人員短缺問題,這項工作一直未能真正有效地推廣開來。雖然在此期間,各地也出臺了不少鼓勵醫務人員從事基層醫療工作的政策,比如解決事業編制,或給予全額事業撥款,但效果始終不甚明顯。
那么,這其中到底存在哪些梗阻呢?
首先就是待遇問題。比如說,現在雖然對社區醫生有了一些政策上的優待,但和綜合醫院的學術地位以及工作績效相比,始終存在巨大差距。這一現象在經濟貧困地區尤其顯著,在最為基層的鄉村,一些村醫每月拿到手的工資甚至不足一千元。現有的從業人員都留不住,怎么可能吸引新鮮血液?
其次則是環境原因。基層醫療機構大多存在于相對偏僻的地區,偏僻就意味著生活上的各種不方便和經濟效益的差異,和大城市大醫院相比先天不足。這對一個經歷十多年升學苦讀的青年后輩來說,很難產生足夠吸引力。如果基層醫療機構恰好在繁華街區,情況會稍微好一些。但總體來說,越是繁華的區域,醫療資源相對越發達,對社區、縣鄉醫院的需求本身就不高。有名的大醫院又很容易產生虹吸效應,導致基層醫療機構的處境更加尷尬。
所以,近些年基層醫療機構因為缺人問題發展緩慢,又因為無力發展而更加缺人,陷入惡性循環中無力自拔。
要改變這種情況,就必須通過政策的引導和經濟收入的保障,逐步引導部分醫務人員向基層回流。如果只是等待基層醫療機構自己拼殺出一條血路,在實力完全不在一個等量級的綜合醫院面前,無異于以卵擊石。
政策引導上,可以考慮要求晉升為主治醫師的中青年醫生,必須有到基層醫療機構工作的經歷,并且時間應該不少于兩年。與此同時,對于在基層醫院工作后愿意長期繼續下去的,由政府給予提供高于當地綜合醫院醫生平均收入30%以上的工資保障,至少在經濟上不能讓優秀的基層醫生吃虧。此外,應適當增加基層醫生的年假,根據醫生與家庭距離行程三小時、半天、一天等情況,給予更多的休假時長,保證他們的生活需要。
在此基礎之上,另一個關鍵措施就是分級診療制度。對一些基礎的常見疾病,應該要求患者經過社區醫療機構初步診療和分流,再到綜合醫院去就診。如此,基層醫療機構的病源有了保證,醫生有了必要的工作內容。而且,基層醫院分擔一部分診療步驟,可以緩解綜合醫院資源緊張、醫生過勞的現狀,從而反推醫生向基層流動。一旦這樣的機制形成,基層醫院的發展將指日可待。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