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楊飛認為,靶心不散、力度不減,讓扶貧結果經得起檢驗。脫貧攻堅直接關系著人民群眾的切身福祉,來不得半點虛假。做好脫貧攻堅后半篇文章,必須因人因地施策,嚴格執行貧困退出標準和程序,借助專項巡視、督查巡查、考核評估等措施確保靶心不散、力度不減,讓脫貧成效經得起歷史和人民的檢驗。
中華民族傳統節日農歷春節即將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云南,看望慰問各族干部群眾,向全國人民致以新春祝福。在聽取了云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決戰脫貧攻堅,聚焦深度貧困地區,聚焦工作難度大的縣鄉村,按照“五個一批”的辦法,強化分類施策、掛牌督戰,著力攻克最后的堡壘,牢牢把握“兩不愁三保障”基本標準,嚴格驗收。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內心深處,最牽掛的是人民。“看真貧、扶真貧、真扶貧”,也是他持之以恒推動的工作。從河北阜平到湖南湘西,從東北三省到西南邊陲,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深入貧困地區調研,足跡遍布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每到一處,他都不忘進村入戶、看望群眾,深刻地詮釋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和始終如一的人民情懷。
聚合全黨全國全社會之力,堅決攻克最后的堡壘。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貧困人口脫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志性指標。去年底,“三區三州”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已由2018年的172萬減少到43萬。“起跑決定后程。”今年是脫貧攻堅戰的決勝之年,各項任務尤為艱巨。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騰沖市清水鄉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看望鄉親們,走進村民家中了解脫貧攻堅情況,極大地提振了攻克最后堡壘的信心。
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既“富腦袋”又“富口袋”。對于貧困群眾而言,“富口袋”是基本要求,“富腦袋”是更高追求。從這個角度來看,扶貧工作就要做到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做到統籌兼顧、比翼齊飛。抓住“教育”這個“牛鼻子”,努力提高貧困人口的素質和發展能力,是解決貧困問題的治本之策。只有多措并舉,幫助貧困群眾從理念上脫貧、思路上脫貧、精神上脫貧,脫貧攻堅的成色才會更足。
靶心不散、力度不減,讓扶貧結果經得起檢驗。脫貧攻堅直接關系著人民群眾的切身福祉,來不得半點虛假。脫貧攻堅越到最后時刻越要響鼓重錘,決不能搞急功近利、虛假政績的東西。做好脫貧攻堅后半篇文章,必須因人因地施策,嚴格執行貧困退出標準和程序,借助專項巡視、督查巡查、考核評估等措施確保靶心不散、力度不減,讓脫貧成效經得起歷史和人民的檢驗。
“久困于窮,冀以小康。”2020年是脫貧攻堅戰的決勝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存在的絕對貧困問題,將在我們這一代得到根本性解決。“關鍵時刻看擔當。”當前,脫貧攻堅已經到了最緊要的關頭。對于黨員干部而言,必須堅定信心,咬定目標,迎難而上,拿出過硬的舉措和辦法,堅決如期打贏深度貧困殲滅戰。(陜西省重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 楊飛)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征稿啟事。
相關評論:愛之深情之切 百姓是心中最深的牽掛
決勝脫貧在今朝
(責任編輯:臧夢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