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并不是像“貸款創造存款”理論所說的那樣,積極主動地創造貨幣。銀行必須吸引到存款者,才能放貸。
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是中國老百姓經常聽說的一種貨幣政策。當然,有時候也會提高存款準備金率。但是,人們基本沒有聽說美聯儲、日本央行調整存款準備金率,這是為什么?
先解釋一下現代商業銀行的存貸流程。
比如一家企業,去銀行貸款1億元,那么銀行給這家企業記上1億的貸款,同時給這家企業的銀行賬戶上直接記上1億元存款。
表面上看起來,似乎銀行通過給企業放貸,直接創造了1億元的存款。現在有個挺流行的理論,叫“貸款創造存款”,說的就是這個。
但其實不是這樣。
這家企業賬戶上有了1億元存款,它拿去采購別的企業的產品,把這1億元存款劃給供貨企業。表面上看,貸款發生在前,但看完整個過程,就能看明白,其實是銀行作為中介把供貨企業的存款貸給了采購企業。只不過時間結構上,是先放貸、后吸存而已。
如果沒有供貨企業愿意接受這家銀行的轉賬并繼續存在銀行,那么,銀行放出去的貸款就是買不到任何東西的,那筆貸款就沒有意義。
供貨企業怎樣才會愿意接受轉賬、存錢在這家銀行呢?首先當然是要對這家銀行能夠放心,想取走、劃走賬上存款,就能取走、劃走。其次是要獲得利息收入。
企業如此,老百姓個人也是如此。
但是并不是所有企業、所有人都會同時來提款,所以對于銀行來說,只要保留一定的款項,來應付提款就可以了,這就是存款準備金。
存款準備金和存款總量之間的比率,就是存款準備金率。一家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越高,儲戶肯定越放心。但問題是,存款準備金率高,放貸的錢就少,銀行賺的貸款利息就少,給儲戶的存款利息也就低。所以,銀行、儲戶,需要找一個平衡。
很多人會說:“我不是接受企業劃賬啊,我是直接把現金存進去啊。”其實個人存款,主要是給準備金做貢獻。銀行吸收了更多個人存款,就有了更多錢充當準備金,就能吸引到更多企業接受貸款企業賬戶上劃過來的存款。
總之,商業銀行并不是像“貸款創造存款”理論所說的那樣,積極主動地創造貨幣。銀行必須吸引到存款者,才能放貸。表面上的“貸款創造存款”,其實并沒有創造存款,而是每一筆貸款都來自于存款。始終是存款者在決定銀行的放貸能力。
假設存款準備金率為20%,銀行有1億的存款準備金,那么理論上,就可以創造5億的貸款、存款。
我國是由央行來確定法定的存款準備金率。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之外,企業自己還多準備的準備金,叫超額存款準備金。
大家常說的“降準”,就是央行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
目前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為18.5%,降準后為18%。
降準0.5%,央行釋放資金約9000億元,到了商業銀行那里,可以創造幾萬億的存、貸款。
央行調整存款準備金率的方式,叫數量式調控。
其他國家一般不通過調整存款準備金率來調控。例如美聯儲,是通過調整超額存款準備金的利率,或者商業銀行向美聯儲再貼現的利率,來影響存款準備金,這叫價格式調控。
目前,在貨幣體系的改革上,人們關注比較多的,是利率市場化改革。而存款準備金率市場化的改革,則還沒有多少人關注。
其實存款準備金率市場化,可以大大增加金融效率。
在目前的存款準備金率體系下,銀行相對自主權較小。
有的銀行實力很強、信譽很好,完全可以存款準備金率低一點,也有人愿意在它們那里存錢,但在現在的存款準備金率體系下,它們無法降低存款準備金。
而有的銀行實力較弱、信譽一般,但由于央行兜底,它們也可以采用較低的存款準備金率。例如,有的銀行可能需要25%的存款準備金率才能取得儲戶信任,但兜底體系下,它們也采取18.5%的存款準備金率。
如果由各個商業銀行自行決定,則實力強、信譽好的銀行可以更多利用資金,而實力差、信譽不佳的銀行則會提高謹慎度,如此,就兼顧了金融的靈活性和風險性。
(作者鄧新華系財經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