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調研報告顯示,2017年,全國植發行業的營業額已達到92億元人民幣。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龐大的植發市場背后,是各種治療及培訓機構的違規非法掘金之路。在記者暗訪中,一家培訓機構并非醫生的“老師”,帶著四五個同樣沒有醫師資格的“學員”,直接在人頭頂上操刀“實踐教學”。(7月1日《新京報》)
據了解,我國有2.5億的脫發人群,我國算是“脫發大國”,而在這2.5億脫發人群中,20歲到40歲之間的年輕人占了較大比例,年紀輕輕就“禿頂”了,對于很多愛美的年輕人來說,都會覺得受不了,很多年輕的脫發患者也會想辦法防范脫發或通過手術植發。這就給了一些非正規的治療機構以可乘之機。
這些非正規商業機構一擁而上,比如植發培訓“三天速成”,這樣的植發培訓班培訓出了不少“醫師”,這些“醫師”通過短短幾天學來的植發技能,就敢給脫發患者動。而據業內專家稱,正規學習植發,需要從麻醉學、解剖學等基本學科開始,沒有5到7年時間不可能操刀手術。短短幾天培訓,就能搖身一變成了植發“醫師”,這將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對接受植發手術的脫發患者來說,不僅可能植發失敗,還可能危及他們的生命安全。有龐大市場需求的“植發生意”卻野蠻生長、亂象叢生,將會讓更多人成為這些非正規商業機構的受害者。
要知道,植發手術如果麻藥和消毒不過關,還可能能導致患者嘔吐、暈厥甚至死亡。而且毛囊屬于不可再生的,如果對頭部神經和血管不了解,很容易造成毛囊永久損傷。植發手術雖是微創手術,但很考驗“操刀人”的專業性,稍有不慎,就可能給患者帶來巨大傷害。人們的“頭頂安全”豈容不法分子肆意踐踏。
植發行業混亂失序、亂象叢生,不僅讓植發行業難以成為廣大脫發患者的福音,反倒會成為他們的噩夢。對植發行業亂象,亟待予以遏制。不能讓“植發生意”做成了“黑心生意”。植發行業算是新生事物,這讓監管顯得有些滯后,甚至存在監管空白、行業標準缺失等問題。對此,需要能夠建立健全相應的監管機制與行業標準,加強對植發行業的監管。監管要能及時跟上不斷變化的消費市場,不能讓這些非正規的治療機構繼續大撈不義之財。
進而言之,不僅是植發行業,諸如“黑醫美”、欺詐患者的黑心私立醫院等等,也早就成了市場頑疾。如何保護廣大患者的切身權益,讓不法機構不再繼續橫行,需要建立健全長態化、長效化的監管機制,需要監管部門能夠真正做到守土有責,這樣才能做到標本兼治,根治行業亂象。
(責任編輯:臧夢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