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6月12日至1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浙江杭州考察。李克強走進社區邊上的藥店,詢問藥品尤其是兒童用藥、急救藥價格和供應情況。知道國產硝酸甘油斷貨已久,他叮囑隨行同志,這是重要民生問題,要做好藥品保供穩價,決不能斷貨,決不能任性漲價。
一些救命藥、常用藥不是斷貨就是漲價,這種情況已在國內多個城市出現。盡管媒體已經多次報道,但問題至今沒有解決。
“決不能斷貨,決不能任性漲價”,無疑是布置給有關方面的重要任務,期待有關方面能夠下大決心,采取有效辦法應對這一問題。
以抗癌藥為例,過去大多是“天價”,很多患者買不起。但去年對抗癌藥實施零關稅后,不少藥企主動降價,降幅明顯。而且,將17種抗癌藥納入醫保報銷目錄后,與平均零售價相比,這些藥平均降幅達56.7%。可見只要下定決心、措施得當,藥價就能降下來。
再如,北京、廣州、深圳等11個城市參與的“4+7”城市藥品集中采購,與試點城市2017年同種藥品最低采購價相比,25種藥品擬中選價平均降幅達52%。在抗癌藥和集中采購藥品降價的同時,保供應也是相關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
那么,這些成功經驗對硝酸甘油等常用救命藥是否有借鑒意義?如今,硝酸甘油等藥漲價、斷貨的原因已基本清楚,只要“對癥下藥”,采取科學措施,完全有可能化解患者的焦慮。
市場經濟環境中,藥價有漲有跌很正常,就拿硝酸甘油來說,過去售價確實偏低,適當漲價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價格漲幅過高,漲價背后存在原料壟斷、新藥審批不嚴等問題,那么就需要通過改革去破解。
有些問題之所以久拖不決,與相關方面決心不大、動力不足關系密切。總理要求“決不能斷貨,決不能任性漲價”,顯然是讓有關地方、行業、企業下大決心和力氣解決問題,也讓患者看到了藥價平穩、供應正常的希望。當然,我們也要意識到,在市場經濟環境中,降藥價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用改革去一步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