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是經濟的基本細胞。當前中國經濟活力如何?今年一季度經濟數據已經出爐,企業的表現很搶眼,是對經濟活力的響亮回答。
中央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6.8萬億元,同比增長6.3%,23家央企收入增幅超過20%;實現利潤總額4265億元,同比增長13.1%。在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的背景下,這一開門紅猶如一顆定心丸,傳遞了信心。
規模以上私營工業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6%,比上年同期加快4個百分點;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9.9%,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40.6%,同比提高2.3個百分點。這個春天,萬物復蘇的氣息撲面而來,充滿了希望。
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額同比增長6.5%。外資企業用真金白銀表達對中國經濟的看好。還記得2018年,全球跨國投資下降19%,而中國實際使用外資1383億美元,穩居發展中國家首位,全年新設外資企業超過6萬家,增長69.8%。在全球尋找機會的外資企業,顯然更加青睞中國。
上述企業經營狀況向好,有力提振信心。與此同時,企業的市場預期也在改善。3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5%,比上月上升1.3個百分點;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4.8%,比上月上升0.5個百分點。此外,工信部對1.5萬家企業的調查顯示,2/3的企業表示訂單情況良好。
還有一個令人欣喜的變化是,許多企業順應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趨勢,主動進行技改。一季度,我國制造業技改投資增長16.9%,比全部投資快10.6個百分點。注重科技創新,加快轉型升級,表明企業不僅對當前發展有信心,也致力于長遠發展。隨著科技的注入,未來,中國經濟活力更足。
中國經濟活力,從新增市場主體數量也可見一斑。目前,中國大地上每天有1.65萬戶企業新登記成立,同比增長12.3%。支撐創業熱情的,是市場有活力,有機會,有潛力。
無論是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還是對市場的預期,無論是現有企業,還是新增企業,都表現出了熱情、主動、積極。中國經濟活力充沛成功吸引企業,企業的活躍也增加了中國經濟活力。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季度,企業滿懷期待,卯足了勁。一系列政策的適時出臺,也給企業輕裝上陣創造了條件。
今年1月1日起,我國開始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僅企業所得稅減稅一項,就惠及1798萬家企業,98%為民營企業。自4月1日起,又通過深化增值稅改革為企業送上“大禮包”——制造業、交通運輸業、建筑業等行業稅率均有所降低。5月1日起,實施社保費率企業上繳比率下調政策。
今年以來,我國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繼續削減行政審批和許可事項,使市場機制更加靈活、市場競爭更加公平,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進一步發揮。
多措并舉為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增強了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一季度,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同比多增1.44萬億元;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為6.87%,比去年低0.52個百分點。
放水養魚、優化營商環境、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等等,政策的組合拳轉化成企業的獲得感,催生了一季度中國經濟超預期。隨著政策效應落地,中國經濟的活力將進一步顯現。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