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全新的機遇和城市發展理念,將使成都在國內外城市TOD發展經驗的基礎上走出自我發展新模式。
成都軌道交通線網圖(資料圖)
從孔子追求天下為公、和諧仁愛的“大同社會”,到柏拉圖在雅典構想的“幸福之城”,人類從來不曾停止對城市生活的美好想象與追求。更美麗的生態環境、更優質的公共服務、更舒適的信服生活,始終是我們對未來城市的美好期待。學習借鑒世界城市發展歷程,走出一條新型城市發展道路,中國人一直在不斷探索。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速,城市人口急劇膨脹,交通路網不斷拓展,城市如“攤大餅”似的向外擴張。城市的無序蔓延,導致公共空間支離破碎,土地資源更加稀缺;居民工作與生活空間相互分離,交通擁堵加劇,居民通勤時間和成本不斷增長,不僅人們的工作效率及生活質量受到影響,城市發展活力也大打折扣。
以往粗放式擴張型的發展模式無法解決這一系列問題。TOD(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發展模式)憑借強大的改善交通擁堵、高效的資源配置以及營造新經濟中心的能力已然成為解決大型城市發展規劃問題的優選模式。日前,2019成都市TOD商業發展大會舉行。會上,成都市金牛區政府、雙流區政府、成華區政府與相關企業簽署了3個TOD投資項目及1個TOD戰略合作備忘錄,合同金額達240億元,備受社會關注。官方還宣布,成都今年將全面啟動首批13個TOD綜合開發示范項目建設,其中位于城市南部區域的陸肖站TOD項目已于3月1日正式開工。
趕上潮流——擘畫城市新格局
1863年,英國人皮爾遜為倫敦市設計的“大都會地區鐵路”正式營業。此后一百多年,從倫敦到紐約、從巴黎到香港、從北京到上海、廣州……城市發展進入軌道交通時代,驗證了地鐵對城市發展的巨大改變。1992年,美國人彼得·卡爾索爾普提出TOD城市發展模式,以公共交通尤其是地鐵、輕軌等公共交通站點為中心,建立城市核心功能為一體的城區,實現各個城市組團緊湊型開發的有機協調模式。
具體來說,TOD主要是指以地鐵、公交干線等樞紐站點為中心,以400~800米(5~10分鐘步行路程)為半徑,將出行、居住、工作、購物、休閑、娛樂等功能集中于一體,形成高效、集約、舒適、綠色的城市空間。如今,TOD結合地鐵、輕軌等公共交通新技術,納入綠色、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理念,其內核與“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不謀而合。
回溯過往,紐約曼哈頓高線公園的改造建設堪稱TOD先行者。高線公園位于紐約曼哈頓西部,原本是一條廢棄的高架鐵路線,進行TOD模式發展后,通過交通線路重塑,連通著周邊居住區、商業區、辦公建筑,現在已經成為一塊“漂浮在曼哈頓空中的花園”,直接帶動周邊超過30個項目開工興建。這不僅重新注入發展活力,驅動區域的崛起,而且成為舊物重建的典范。
再看當下,與過去“要致富、先修路”的“攤大餅”、泛交通先導模式不同,作為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發展方式,TOD不僅能有效緩解交通擁堵等“城市病”,“軌道交通+物業”模式還將大幅提升沿線商業價值。伴隨近年來我國地鐵和高鐵快速建設,風靡歐美國家20多年的TOD模式,正成為國內各大城市紛紛搶灘的“藍海”。作為西部地區頭部城市,成都正是其中之一。
大膽探索——打造最佳實踐區
從城市規模來看,截至2018年底,成都常住人口達1633萬,實際管理人口超2000萬,并且還將以年均50萬的數量凈流入。按最新城市等級劃分,已屬超大城市,同時也是全國首位度居前列的強省會城市。龐大的人口基礎,既是TOD發展的優勢,也是重構城市發展模式,改善人居環境的必要途徑。可以說,成都是中國最佳TOD一體化實踐區。
TOD模式所依賴的軌道交通基礎,成都也具備優勢。據顯示,成都從2010年第一條地鐵線路開通算起,截至2018年,軌道交通已開通7條(包括有軌電車蓉2號線),車站總數168座,運營里程239公里,年客運量11.58億次,在建軌道交通里程315公里。而最新成都軌道交通第四期規劃(2019-2025)通過省發改委初審,規劃里程198公里。未來軌道交通網絡將更加密集,成都已進入了TOD開發黃金時代。
從TOD價值規律來講,軌道交通的建設不僅會加速沿線片區地產市場的發展和成熟,還會加速片區價值重塑。比如在人口密度較高的市中心,通過實施TOD,在一定區域集成人口和城市功能后,可以騰出更多開敞空間,植入綠道、公園等生態資源,與成都正在建設的公園城市目標契合。隨著城市南拓以及東進戰略實施,軌道交通還將成為城市新片區拓展的主要驅動模式,也會重塑構建集約高效的公園城市形態。從這個方面講,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形成軌道交通千億級產業鏈的目標也是成都發展TOD的優勢所在。
目前,成都已有上百個地鐵站點。每一個區域都有針對自己區域本身特點來進行TOD建設的方式,未來可以作為重點來發展的是類似香港新市鎮的站點。比如說新津站,可以成為片區的發展帶動引擎,不僅在人流聚集方面,也可以在功能產業聚集方面,起到帶動作用。同時,市中心城市更新的區域也可以是進行TOD開發的重點,例如成都北站周邊區域,可通過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土地價值及吸引力,類似香港中環站。
因地制宜——走出發展新模式
國內發展軌交綜合體,不能一味照搬國外TOD模式,更不能流于形式以此為賣點和概念進行炒作。有鑒于此,成都提出“以TOD開發助推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的城市模式,并創新提出將“公園城市”和“站城一體化”發展概念有機結合。這是在釋放TOD發展土地效益的基礎上,將商業開發理念注入TOD開發,通過綜合開發營造型經濟場景和消費業態。這種創新正是地鐵建設與城市發展相結合的新模式。
應當看到,圍繞軌道站點周邊所進行的高密度開發,將促進沿線的產業帶形成,促進文化教育設施的優化布局以及旅游商貿產業的發展。比如成都市區西北的茶店子片區,與地鐵七號線互聯互通開發TOD項目,在城西三環內形成重要的交通樞紐節點,集成購物中心、寫字樓、SOHO、酒店公寓、住宅、休閑主題商業街等業態,而片區內170余畝棚戶區已改造成為開敞公園,區域城市界面和品質已大幅提升,TOD的效果已經開始呈現。
更值得關注的是,老城歷史文脈與開發建設的協調也將成為成都TOD發展的動力。對于成都老城區,由于開發時間及開發深度的原因,再進行TOD開發雖然存在一定困難,但仍可以在局部地段進行一定改造與更新。例如天府新區、簡陽等新城區的人口導入、產業結構調整,主城區的城市結構優化、城市功能價值拉動都將受到TOD軌道交通建設的巨大影響。
全新的機遇和城市發展理念,將使成都在國內外城市TOD發展經驗的基礎上走出自我發展新模式。人們有理由期待,成都打造TOD,不僅是通過城市空間與產業發展的布局規劃來探索城市新型發展道路,為很多區域疏解、承接起到示范作用,還可以進一步豐富成都人民的都市生活,誕生新地標、新景點、新場所、新生活方式,以此不斷提高成都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真正實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愿景。(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吳晟)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征稿啟事。
相關評論:高質量城市更新提升城市發展能級
5G時代給成都發展帶來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