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來,人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7億多人擺脫貧困,中等收入群體不斷擴大,一個充滿活力和自信的東方大國正在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心,令國人振奮,令全球矚目。總結這40年來我國的發展經驗,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項長期工作,是黨和政府工作的方向,也是人民群眾自身奮斗的目標。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必須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深入開展脫貧攻堅,保證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2018年9月6日,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東岔鎮龍鳳小學的四年級學生在課堂上認真做習題。(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學有所教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五年來,我國加速推進教育現代化,教育事業快速發展,共培養輸送了6500萬高校和中職畢業生,人力資本總量大幅提升,有力支撐了創新驅動戰略的實施。在新的發展時期,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更加強烈,個性化、多樣化、終身化的學習需求逐漸成為主流。這就要求我們堅持把教育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大背景中來思考,放在國家需求中來部署,放在群眾期盼中來謀劃,更好發揮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作用。
堅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就要繼續加大教育投入力度,落實好“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并持續保持在4%以上”這一目標,加快建設教育強國。要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高度重視農村義務教育,辦好學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網絡教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2018年9月8日,海南省人力資源開發局一樓公共服務大廳內人頭攢動,應聘者手持簡歷,向招聘單位推介自己。(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勞有所得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是經濟發展的重要目標。把做好就業工作和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擺到突出位置,應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進入新世紀以來,城鎮登記失業率基本維持在4.3%-4.0%之間的較低水平,2017年降至3.9%,是時隔15年后再次降到4.0%以下。
總體來看,經濟平穩運行、新動能快速發展對穩定和擴大就業提供了堅實基礎。我國完全有能力、有條件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確保就業形勢穩定,推動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
要堅持在經濟增長的同時實現居民收入同步增長、在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同時實現勞動報酬同步提高,鼓勵勤勞守法致富,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拓寬居民勞動收入和財產性收入渠道,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逐步縮小收入分配差距,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
2018年7月14日,“家庭醫生”在貴州省福泉市牛場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開展醫療服務。(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病有所醫 健康問題不能成發展“攔路虎”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衛生與健康事業加快發展,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穩步提高,公共衛生整體實力上了一個大臺階。
但是,部分貧困地區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依然有待健全,醫療衛生資源配置依然有待改善。因此,在新時期,必須大力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健全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要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全科醫生隊伍建設,加大對貧困地區的對口支援,推動醫療服務優勢資源對困難地區的輻射和帶動。
2018年7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務院扶貧辦宣布,未來三年將采取超常規舉措,全面實施健康扶貧三年攻堅行動,堅決不能讓健康問題成為群眾致富奔小康的“攔路虎”。未來,我國將繼續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衛生健康服務薄弱環節,加大政策供給和投入支持力度,創新體制、轉換機制,防治結合、關口前移,保障貧困人口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2018年9月12日,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街道展春園社區養老驛站試運營。(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老有所養 解決養老這一時代命題
截至2016年底,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經突破了2.3億,占總人口的比重已經達到16.7%。可見,我國的老齡化程度正不斷加深,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的影響已經開始顯現。養老是整個社會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加快建立養老制度、完善養老設施、保障養老資金尤其緊迫而重要。
五年來,我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快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統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制度,實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基本養老保險覆蓋人數超過9億人,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制度公平性顯著增強,對于保障群眾基本生活、增進人民福祉發揮了積極作用。
今后,還要持續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建設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實施老年人照護服務項目,提高養老服務質量。讓老有所養不再是一句空話,不僅考驗著養老模式的健全與完善,更是社會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務改革的一道時代命題,這顯然需要整個社會都有足夠的緊迫感,并切實付出努力。(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臧夢雅)
點擊圖片進入專題↑↑↑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征稿啟事。
相關文章:網絡安全宣傳周設立主題日 織密金融安全“防護網”
三方面著手 繃緊個人信息安全這根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