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英薈萃,少長咸集,兩院院士大會近日隆重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高度概括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科技事業的歷史性變革與成就,深刻分析我國科技發展面臨的形勢與任務,對實現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目標作出了重點部署、提出了明確要求。這一新的“動員令”,持續在社會各界特別是科技界引發熱烈反響。
從“向科學進軍”到“占有一席之地”,從“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大國”到“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沿著歷史的脈絡,我們能夠鮮明感受到,中國的創新旋律愈發激越,追求的理想目標始終堅定,那就是堅持獨立自主,把關鍵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著眼發展的階段性特征,總書記在此番講話中強調,要“在關鍵領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并直言這個過程“從來都是九死一生”。把總書記的殷切期望化作生動實踐,不斷向世界科技強國的目標邁進,當務之急就是完善鼓勵創新的機制、涵養寬容失敗的氛圍,激發起科研人才“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豪情。
創,始也。創新創造,意味著“無中生有”,趟出一條沒人走過的新路,開辟一方超出尋常的天地。而“無限風光在險峰”,探險途中鮮有柳暗花明,多為荊棘密布。這從源頭上決定了“九死一生”是科研創新的必然命運。回望從古至今那些歷史性突破,每一個背后都有幾段“陽光總在風雨后”的故事——
諾獎得主屠呦呦自述,全民抗發瘧疾523項目于1967年啟動,進展并不順利。直到4年后,她才首次成功地用沸點較低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并在實驗室中觀察到提取物對瘧原蟲的抑制率達到了100%。而在這個關鍵轉折點出現之前,她已經歷了190次失敗。
第一代航天人龍樂豪是長三乙的總設計師兼總指揮。1996年2月15日,這個代表當時中國最大運載能力的火箭首飛,大膽地選擇發射一顆國際衛星,并向全世界公開直播,不想遭遇慘敗。龍樂豪因重壓“一夜白頭”,但他帶領團隊忍辱負重,最終完成了122項試驗,后續飛行才皆獲成功。
……
失敗是常態,成功是幸運。于科研人才而言,不經千錘百煉,焉有后來之收獲?于科學領域乃至全社會而言,沒有對屢試屢敗的包容,又何談一朝成功的巨大喜悅?攻堅自主創新,我們對“一生”孜孜以求,但必須對“九死”報以更多的理解、更深的敬畏。這不僅出于概率的考量,更因為“第一個吃螃蟹”需要付出敢為人先的勇氣、作出甘為人梯的奉獻。可以想見,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過程中,或大或小的失敗會接踵而至,而且越追求尖端,遭遇“折戟沉沙”的幾率越高。實現這關鍵一躍,注定需要幾代拓荒者前赴后繼、無數后來者接續奮斗。誠如一位院士所比喻的,“不能說饅頭吃到第4個吃飽了,就全是第4個的功勞”。面對探索未知中的失誤給予鼓勵,才能有更多創新者放下心理包袱,創造力的源頭活水才能充分涌動。
反觀現實,我們對失敗的寬容度還是不夠。比如對科研人才的評價考核中,仍或明或暗地傳遞著“成王敗寇”式的簡單導向。一位“青椒”曾自嘲道:“板凳要坐十年冷?你敢拿一個結果不確定的項目去申請經費?”相比之下,那些創新高地無不擁有獨樹一幟的容錯文化。被稱為“硅谷精神布道師”的皮埃羅·斯加魯菲曾說,硅谷人對失敗有種特別的驚喜,“‘哇,你居然已經失敗過三次,這么棒!’因為這意味著你離成功又近了一步”。令人欣慰的是,近幾年中國社會也開始摒棄急功近利的心態,逐步理解科研特別是基礎研究投入大、周期長、盈利少的先天特性,在考核科研人員時,降低了“產出比”“轉化率”的權重。但這只是個開始,改革力度還要再大些,以更為科學的體制機制包容科研的靈感瞬間性、方式隨意性、路徑不確定性。
很多時候創新可能在于“靈光一閃”,但更多的時候孕育于那些既費工夫又無收益的“無用之學”中。新的科技革命前夜愈發呼喚我們在宏觀層面加以指導,通過完善體制機制、涵養社會氛圍,營造足夠寬松的環境讓科研人才心無旁騖地自由暢想、大膽假設、不斷試錯。從另一個層面看,真正的“強者”,不是意味著“從未失敗”,而是“無懼失敗”。今日中國有這樣的心胸與底氣,既能理性看待進步、不自滿,亦能坦然接受失敗、不自卑。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