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會,鄉村振興戰略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焦點。不少網民認為,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鄉村振興戰略,是“三農”工作一系列方針政策的繼承和發展,是億萬農民的殷切期盼。要以更大的決心、更科學的決策、更有力的舉措,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最終全面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目標。
推動戰略落地生根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科學制定規劃,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依靠改革創新壯大鄉村發展新動能。
有網民稱,鄉村振興是系統工程,也是戰略任務。要從產業發展、鄉村布局、土地利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多方面積極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網民“隔山打鳥”認為,在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應全面、系統地考慮鄉村資源要素配置、土地開發利用、耕地保護以及經濟、生態、社會發展等情況,制定好近期和遠期發展目標規劃,為鄉村各項事業的發展打下基礎。
他還表示,要打破城鄉功能區域分割形態,把鄉村振興戰略與當前正在大力推進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精準脫貧、城鄉融合發展以及農村“三權”制度改革和農民增收等相結合,從而真正讓鄉村振興戰略落地生根,給億萬農民帶來利益和福祉。
強化制度性供給
有網民認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強化鄉村振興的制度性供給。網民“林鉉”認為,農村一直是中國發展的薄弱環節,應該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推動體制機制創新,增強農村的發展活力。
網民“孫華臣”認為,中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要實現鄉村振興、消除城鄉差別,應充分發揮體制機制創新的“乘數效應”,聚焦戶籍制度、農村土地制度、農村集體產權制度等重點領域,通過制度和政策的有效供給、均衡供給和中高端供給,降低農業農村發展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推動城鄉資源、要素和公共服務供給結構優化調整,建立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還有網民提出,充分發揮農村制度改革的紅利,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依托。要通過農村制度創新,釋放農村發展的活力,讓城鄉要素實現優勢互補、互動融合發展。要加大鄉村治理制度、農村金融制度、農村人才培養制度、農村消費制度等社會保障制度方面的改革。一方面,通過土地這一關鍵性的制度改革推動農業適度規模化經營,從而盤活土地資本,讓農民分享城市化發展的成果;另一方面,通過基層黨建、村委會自治、協商民主等制度改革,調動農民全面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讓鄉村人氣更旺
網民“陸希希”認為,當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關鍵在人,特別是年輕人。好風憑借力,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將鼓勵更多優秀的青年俊杰下沉基層,在鄉村開辟大有可為大有作為的空間,在這片熱土上開啟奮斗征程,實現人生理想,煥發人生光彩。
網民“陶希東”提出,各級政府實施鄉村振興的戰略與舉措,應做到以人民為中心,緊扣培育鄉村人力資本、提高人力素質、吸引人力資源這一核心議題,讓鄉村成為新時代聚集人、吸引人的新型人類居所。為此,首先要加大醫療衛生領域投資力度,保障鄉村居民的健康;大力投資各類教育,提升人民的素質和能力;提高農村干部的待遇和水平,讓他們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增強農村人口職業培訓,幫助農民和返鄉創業者提高工作技能。
網民“朱雋”稱,總體看,我國仍處于人口由鄉村向城鎮集中的階段,農村人口外流趨勢短期內無法逆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就是要防止農村人口過度流失,改變人口由農村向城市單向流動的局面。讓鄉村人氣更旺,要有一套合理的制度安排。比如,暢通智力、技術、管理下鄉通道,創新鄉村人才培育引進使用機制,聚天下人才而用之。處理好“走出去”“留下來”和“引回來”的關系,落實好相關政策,讓愿意走出鄉村、進入城市的人進得放心;創造條件讓農村的產業、環境留住人,讓愿意留在鄉村的人留得安心;改善鄉村創業創新環境,把有志于農業農村發展的各類人才“引回來”,讓愿意在農村干事的人更有信心。
(經濟參考報記者 陳偉 整理)
(責任編輯:臧夢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