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一天或許是以手機點早餐外賣、騎共享單車上班開始的。工作時與身處異地的同事朋友微信實時溝通,午休時打開網購平臺將家中所需一干買齊,晚餐在App上訂餐與朋友小聚,飯后逛無人超市實現無現金支付……不用刻意感受,數字經濟已經潤物無聲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17》顯示,2016年中國數字經濟總量達到22.6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近19%,占GDP比重超過30%。電子商務、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和共享經濟等一個個熱詞為大家耳熟能詳,數字經濟作為新生業態正在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生產方式,成為近年來帶動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
較之于第一屆、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互通,共享共治”為主題貫穿,第三屆以“創新驅動 造福人類”點題,本屆大會定調“發展數字經濟促進開放共享——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不僅是對前三屆主題的承接與升華,更呼應著數字經濟對我們生產生活的巨大影響,凸顯了我國對數字經濟、互聯網事業發展的強調和主張。
1987年,中國第一封跨國電子郵件從北京發至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的一臺計算機上,內容是分別用英語和德語書寫的“跨越長城,走向世界”;30年后的今天,中國使用手機上網用戶突破11億,居世界第一,光纜線路總長達3041萬公里,居世界第一;數字經濟總量躍居全球第二,一批世界級互聯網企業重塑創新格局。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互聯網大國,正向互聯網強國邁進。我們愿意與世界各國分享數字經濟、互聯網發展領域的中國經驗和中國智慧,也需要在國際視野中與先進經驗進行交流與合作,實現開放共享。世界互聯網大會便是良好契機。
在2015年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習近平主席出席大會發表致辭時明確提出互聯網發展治理的“四項原則”“五點主張”,表示要同世界各國人民一起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而今,這一推動全球互聯網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邁進,推動網絡空間實現平等尊重、創新發展、開放共享、安全有序目標的主張正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可與支持。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是世界互聯網管理的必由之路。網絡讓世界變成了“雞犬之聲相聞”的地球村,使相隔萬里的人們不再“老死不相往來”。與此同時,一個安全、穩定、繁榮的網絡空間,對一國乃至世界和平與發展具有越來越重大的意義。
黨的十九大報告將“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列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是中國步入世界舞臺中心的現實反映和責任擔當,而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合理延伸。作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積極力量,中國正借由世界互聯網大會的窗口,踐行著對世界作出的“世界和平建設者、全球發展貢獻者、國際秩序維護者”的承諾。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