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曬娃”模式,就是一種惡俗之風。而且可以肯定,這種惡俗之風,與當下的教育模式及其弊端不無相關。或者說,這是“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另一種表達方式
有了朋友圈,“曬娃”之風越刮越厲害。比如放暑假前,許多媽媽都在朋友圈展示孩子的各種獲獎情況,有曬三好學生證書的,有曬單科學科競賽獲獎證書的,還有曬才藝獲獎證書的……朋友圈儼然成為另一個人生考場。
有了子女后,大多父母都會自覺調整生活重心,把更多精力放在孩子身上。孩子有了進步,免不了驚喜、開心,發個朋友圈曬曬心情,無可厚非。還有人把朋友圈當作日記本,有事無事都要記幾筆,和朋友們分享。而說起來,生活千篇一律,要么曬幸福,要么拉仇恨(曬美食),這也是人之常情。
但“曬娃”應當只是一種情感自然流露,而不是盲目攀比,更不是為了發泄不滿。假如凡事太刻意,不僅顯得做作,而且敗壞自己心情。換言之,“曬娃”本身沒有對錯之分,但如果只是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好,而產生羨慕嫉妒恨,硬要各種較勁,這就很無趣了。
現在朋友圈里很多是同學家長,刻意去顯擺自己孩子,互相攀比,則更加不可取。這種“曬娃”模式,就是一種惡俗之風。而且可以肯定,這種惡俗之風,與當下的教育模式及其弊端不無相關。或者說,這是“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另一種表達方式。
以小學教育為例,為了讓孩子的成績占優勢,許多家長從一年級開始就給小孩報各種課外培訓班,參加各種競賽。久而久之,有些家長哪怕心里并不接受這種方式,為了孩子的成績不落后于其他同學,也不得不參與到這場搶跑比賽中來。這樣做的后果就是,許多學生都把大量精力放在了課外培訓上,而把學校當作比試課外培訓的舞臺。朋友圈,不過是家長們比拼小孩搶跑成績的另一個賽道。
實際上,在小學階段,許多學生的成績都還說明不了什么問題,有些孩子的潛能也還沒有發揮出來。這時候,家長過度焦慮,不僅會給孩子帶來更大壓力,還可能打亂教育的正常規律,影響孩子的學習樂趣。如果父母為了在朋友圈不輸于其他家長,看到別人孩子學什么,就逼著自己孩子跟著學什么,到頭來自己疲累不堪,孩子也無所適從。
再說了,對于孩子們來講,人生的路還長著呢。從小學就要求孩子樣樣都好,什么課程都要優秀,連課外興趣班都要考等級,這究竟要到什么時候才是個頭呢?在朋友圈“曬娃”的父母,可能只是展示了自己孩子的優秀一面,同時刻意掩飾了孩子的一些缺點。如果父母把其他孩子的長處都拿來要求自己的孩子,豈不是要求自己的孩子成為完美的天才,這可能實現嗎?
所以,還是要以平常心對待朋友圈里的“曬娃”現象,特別是要以平常心對待自己的孩子。別人的父母“曬娃”,不妨點個贊,但點贊之后不是轉過身來打罵自己孩子。每個孩子身上都有閃光點,至少那是自己親生的娃,這是“別人家的孩子”無論如何也比不上的,對不對?(作者系知名媒體評論人)
(責任編輯: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