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最后的16戶貧困戶將在今年實現脫貧。”在地處長白山深處的吉林和龍市和興村,村書記姚興山滿懷興奮地說。據記者了解,近幾年,很多村民外出打工,全村500多村民只留下200多“老弱病殘”留守村中,而這其中有62戶137人為貧困戶。一年多的時間,和興村的貧困戶正依靠村里的靈芝產業告別貧困。
前幾年,和興村和興食藥用菌合作社的負責人洪玉盛看好靈芝的市場前景,但因缺少抵押物,很難貸到資金擴大經營。2016年,和龍市政府出資847萬元成立風險補償基金,建立增信機制,與當地農業銀行合作,針對和龍市8000多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推出“金穗增信脫貧貸”,幫助貧困戶產業脫貧。
去年5月,了解到和興村和合作社的情況后,當地農業銀行與合作社、村里20戶貧困戶簽訂了三方協議,由農行為20戶貧困戶提供200萬元貸款,用于和興食藥用菌合作社發展靈芝養殖產業,合作社負責替貧困戶償還銀行貸款,并每年為貧困戶分紅。
洪玉盛用貸款購買了靈芝養殖設備,擴建了廠房,還讓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到合作社打工。年底,洪玉盛拿出12萬元利潤作為貧困戶的分紅。村支書姚興山和村民代表商量后決定,將這12萬元平均分給62戶貧困戶。這樣每戶貧困戶就有近2000元的分紅,這讓村里的46戶貧困戶當年就實現了脫貧。
政府增信機制的建立,發揮了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降低銀行風險承擔的同時,讓金融活水源源不斷流向黑土地。去年,為破解養殖戶貸款難,帶動貧困戶依靠畜牧業脫貧,吉林農行還與吉林省財政廳、吉林省畜牧局合作推出針對養殖戶的扶貧貸款產品。
事實上,早在2015年底,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吉林省開展農村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培育農村金融產品業務體系,加大涉農重點領域金融支持力度。一年多來,以服務“三農”為主要目標的農業銀行吉林省分行在政府引導下,積極推動農村金融產品創新,為解決農村貸款難,促進農民脫貧增收,提供金融支持。
吉林省有8個國家級貧困縣,70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016年以來,圍繞“如何做到金融扶貧全覆蓋”的問題,吉林省對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摸底,系統化推進財政支農金融化運作,引導金融機構通過建立政府增信機制等模式,助力全省脫貧攻堅深入推進。
去年6月,在國家級貧困縣吉林大安的四棵樹鄉青山屯,思超養殖合作社用不到100萬的抵押額度從農業銀行貸款380萬,購買了近5000只羊,使得合作社2016年利潤比上年翻了一番。同時,為了帶動村里的貧困戶脫貧,當地政府把部分不懂技術的貧困戶的羊寄養在合作社,每年合作社給貧困戶分紅。不到一年的時間,思超養殖合作社已帶動40多個貧困戶實現了脫貧。
吉林農行通過與政府合作建立增新機制,創新推出“金穗增信脫貧貸”、“吉農牧貸”等多個農村金融扶貧產品。截至2016年末,吉林農行扶貧貸款余額119.2億元,同比增長21%,支持吉林省建檔立卡貧困戶1.27萬人實現脫貧增收。
為了加快推進農村金融改革試驗, 2016年,吉林農行還將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地區迅速擴大,將試點縣從15個擴大到39個,實現吉林省縣域全覆蓋。截至2016年底,吉林省共發放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9.79億元,抵押土地面積63.7萬畝,將農村土地這個“死資源”變成了“活資本”。
吉林農行副行長王金山表示,吉林農行通過加快“三農”金融創新步伐,把握農村綜合改革發展機遇,把黨和農行惠農富農政策、產品和服務送到千家萬戶。
(責任編輯:武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