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制定《關于常見犯罪的量刑指導意見(二)》(試行),其中關于醉駕入刑的規定引起社會關注:“對于醉酒駕駛機動車的被告人,應當綜合考慮被告人的醉酒程度、機動車類型、車輛行駛道路、行車速度、是否造成實際損害以及認罪悔罪等情況,準確定罪量刑!
這是對“醉駕入刑”的新理解,判罰要綜合考慮,并非“一律入刑”!兑庖姟吩谭ǹ倓t第13條、37條為依據,并予以表述說“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予定罪處罰;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
“醉駕一律入刑”是社會普遍的理解,也是醉駕治理傳遞的客觀印象!缎谭ㄐ拚福ò耍2011年實施,同年公安部下發醉駕案件辦理的指導意見,明確通過頂格執法力度確保新法正確實施。執法環節有案必立,司法環節有案必判,幾年下來,“醉駕”在普通人心中成為禁忌,多數人已經不敢抱以僥幸心理。
醉駕制造交通隱患,醉駕的惡習曾經也很普遍,這是因為法律上得不到有效治理。許多人對醉駕非常麻木,沒有事故發生,不會有嚴重的法律后果,反而對自己的行為愈加放任。醉駕納入刑法之初即展現了強烈的震懾力,讓越來越多的人懂得自我約束,甚至因為要隨時避免醉駕而改變了整個駕駛習慣。
從立法到法律適用,確實會存在一個調試的過程,調試的目的是更精準,形成有效打擊。如果說有的醉駕行為確實情況特殊,可以不納入犯罪情形予以考慮,前提是不會造成負面示范。舉例來說,一個情節輕微的“醉駕”,如何才算“輕微”,是不是完全不會制造交通隱患,是否能避免一般人產生緊張,是否能避免有人因此出現僥幸心理,這都可能會是判罰考慮的因素,也將是具體傳遞的社會效果。但如果一定的自由裁量導致量刑寬松,醉駕入刑從頂格力度退格,同樣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忘記當初的嚴厲,緊繃的神經開始放松,醉駕的習慣可能慢慢出現回潮,令此前的治理成果前功盡棄。
法律是一把尺子,從外部約束進入人的自我約束,這是一個長期訓練的過程。一個法治社會的成長,不光有海量的法律條文,還要有法律的力度,法律效力唯有及時作用于人的一言一行,才能一步步影響并塑造著人的行為規范。從這個角度看,法律適用的調整,應該是讓法律的針對性更準確,讓法律在日常社會中扮演一個人人都能理解從而敬畏的角色。
自由裁量并不是寬松,前提是判罰標準統一,定罪量刑嚴格規范。自由裁量容易讓人想象到各種灰色地帶,利益交易侵蝕法律,惡果往往是極其嚴重的。幾起轟動一時的醉駕案例還讓人記憶猶新,血的教訓須臾不敢忘記,許多人寧愿相信法律的震懾效果多一些,為什么?正是因為害怕法律一旦松了一個口子,就會出現破窗效應,值得警惕。以“醉駕入刑”為標志,中國法治化進程從國家宏觀到社會微觀層面加快了步伐,法律規范的對象越來越具體,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勢頭,應該要好好的珍惜。
(責任編輯:武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