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色系视频在线观看,色综合天天综合网中文,国产口爆吞精在线观视频,自偷自拍亚洲综合精品导航

科技創新需要“勞逸結合”

2017年04月24日 09:31   來源:人民日報   邱仁宗

  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我國目前還面臨一些瓶頸,科技創新能力特別是原創能力還有較大差距。創新依賴科學家的頭腦,而科學家的頭腦是最難把握的。許多研究創新的學者認為,不存在某種創新處方,可以據此萬無一失地實現創新。然而,科技創新還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勞逸結合”就是其中之一。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三境也。”從科技創新的角度來理解和詮釋這一段名言,可以說第一境界是高瞻遠矚、選準目標,第二境界是苦心孤詣、廢寢忘食,第三境界是豁然開朗、得心應手。這三重境界歸納起來,可以稱作“勞逸結合”,因為科技創新成果往往是在“勞”(第一、第二境界)的基礎上、在“逸”的狀態下(第三境界)得出的。與此類似,德國物理學家赫爾姆霍茲和法國數學家彭加勒認為,科技創新有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醞釀階段,科學家在充分掌握相關資料的基礎上煞費苦心地探索;第二個階段是啟發階段,科學家往往在不經意的情況下頭腦中出現了創意或問題解決方案。例如,古希臘物理學家阿基米德面對給國王金冠稱重的問題,百思不得其解。但在一次洗澡時,腦中忽然出現了解法。他為此激動萬分,大叫“我找到了”。又如,德國化學家凱庫勒研究苯分子結構,幾乎到了山窮水盡的境地。他面對著火爐在沙發上昏昏睡去,突然在夢中出現一串原子像金蛇一樣狂舞,最后咬住了自己的尾巴。醒后,凱庫勒受夢境的啟示,發現了苯分子的環狀結構。阿基米德在洗澡時的靈感和凱庫勒的夢境,都是在極度辛勞后頭腦放松的時候出現的。

  當然,科技創新中的“逸”并不是放棄研究或耽于享樂,而是經過一些放松時刻,使頭腦擺脫種種成見的束縛。要想經過“山重水復疑無路”的艱辛積累,達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暢快頓悟,往往需要突破思維定勢。美國細胞生物學家德漢說,先入之見是創造性的禍害。因為這些先入之見會讓人一下子跳到某個結論,難以打開新的局面。擺脫先入之見的辦法是讓頭腦放松、讓思維自由游蕩,充分發揮想象力,實現“思維變軌”,將本來不相干的東西聯系起來。美國化學家赫希巴赫說,在創新時,你在探索一個我們沒有答案的問題,這是挑戰、是冒險。這時需要的不是將腦子集中在某一點上,而是讓它漫游、游蕩;可以做一些與研究無關的事,例如去森林散步,讓頭腦去它不熟悉的領域逛逛。他說,正因為你在這個不熟悉的領域是新手,這種幼稚、天真和質樸往往能讓你萌生創造性的頓悟。赫希巴赫本人運用聯想思維,把本來不相干的東西聯系起來,用交叉分子束方法研究化學反應,設計了“分子束碰撞器”和“離子束碰撞器”。這些成就使他獲得了諾貝爾獎。

  科技創新中的“勞逸結合”,還意味著百忙之中要下一著閑棋。在很多棋局中,有些落子看似閑棋,其實不閑,是對主要棋步的長線配合,是棋手的主動布局,說不定在什么時候會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一些基礎研究就像科學創新中的閑棋。基礎研究孕育著創新的潛能,但我們不知道基礎研究成果何時可以轉化為生產力。如果我們忽視“勞逸結合”的創新規律,急功近利、操之過急,不能給予這種貌似離創新目標頗為遙遠的基礎研究足夠支持,就很可能失去創新的機會。當年,英國首相訪問法拉第的實驗室,法拉第向他展示電磁感應現象,首相問他:“這有什么用?”法拉第反問道:“那你說小孩兒有什么用?”眾所周知,似乎離實際生活很遠的電磁感應理論,后來被廣泛應用于電工、電子技術、電氣化、自動化等諸多領域,大大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發展。這個故事啟發我們,要大力支持基礎研究。陳毅同志曾經指出,中國是一個大國,我們要有遠見。讓一部分科學家從事基礎理論研究工作,其意義、其作用從長遠來看,是很重要的。這些論述在今天仍然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

(責任編輯:范戴芫)

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