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廣網報道,東北有農戶開種“天價玉米”,賣價竟是普通玉米的20倍!經過一年多的實踐,這種玉米成品率高達80%,而且無化肥無農藥,田間都是精細化管理。而正因為這種更科學的管理方式,農機、管線、監控設備的投入反而可以降低,盡管售價高,但不愁銷路。
對于貴價商品,很多人常常帶有偏見。實際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定價雖然表面上看起來由商家決定,但能否完成交易,主要還是看買方是否認同這一價格。就拿“天價玉米”來說,雖然賣價是普通玉米的20倍,但依然不愁銷路,可見市場對這一價格是認可的。
當前,我國正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以往改革主要集中在需求側有所不同的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希望提升產品供給的質量、水平和層次,來滿足已經提升的消費者期待。
舉個簡單的例子,此前媒體頻頻報道國人出國“買買買”,從馬桶蓋到藥品,哪怕比國內價格要貴,依然很受歡迎。為什么要費盡周折跑到國外去“買買買”?關鍵就是很多高質量的商品國內沒有生產,或者品牌不夠響亮。這無疑是一個最好的例證:消費者的口味已經變了,從以前的“吃飽”上升到了“吃好”,只要品質過硬、功能領先,價格貴點也沒關系。
市場需求變化了,市場供給就必須跟著變,否則必然要被淘汰。眼下,各個領域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要是圍繞提升科技含量、創新驅動而進行。“天價玉米”亦是如此。無化肥無農藥、成品率高、精細化管理,背后都是科技含量的大大提升。這樣的“天價玉米”出現,并不意味著市場出了問題,恰恰是市場定價機制的體現。當然,一個成熟的供給市場,參差不齊乃是常態。除了“天價玉米”以外,還要看到更為大眾化的普通玉米依然是市場上的“剛需”。但以往,高質高價產品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高質量帶來高回報,必定引起其他商家跟進,進而整體性地提升行業的科技水平。這才是產業進化的良性發展,對其他行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都有很強的借鑒意義。
(責任編輯: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