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何先生的女兒曾在莞城一所小學讀書,有一次女兒忘記帶作業去學校,班主任在教室門口把孩子和他批評了一頓。“批評我可以,但不能當著孩子的面批評我。”何先生說,沒過多久,他給女兒辦了轉學。“每個爸爸在孩子的心中都是非常偉大的,是孩子的榜樣,我不能讓人把孩子心中的爸爸形象毀了,這比什么都重要。”何先生說,這是他一定要女兒轉學的原因。
楊朝清(湖北 教師):當孩子在學校不夠聽話、學習不夠努力或者學習成績不夠理想,家長就可能會遭遇老師的批評。不論是在家長會上當眾批評家長,還是將家長私下叫到學校去接受批評,“教師批評家長”盡管有著良善初衷,卻用生硬的態度和冰冷的語言損傷了家長基本的權利與尊嚴,引發一些家長的批評與質疑。
主持人:家長因此而轉學,是不是反應過度?
于靜(山東 職員):在孩子心中,父母往往是他們最崇拜的人,老師如果不講究方式,當著孩子的面不留任何情面批評家長,就會損害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這不僅會增加他們教育孩子的難度,也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長。土豪家長受到老師的批評,憤而給孩子轉學,恕我直言,大環境如此,就算換一個學校,換一批老師,這樣的事情就可以避免嗎?況且,不是每個家長都叫土豪的。
主持人: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老師和家長如何更好地配合?
段思平(湖北 職員):現如今,家長和老師都不容易。因為時代發展了,知識更新了,教育理念升級了,為了孩子,雙方的擔子都更重了。一方面,傳統的流程化的學校教育,需要家庭教育提供個性化的補充,所以家長要理解老師,配合學校參與到孩子的培養中來;另一方面,學校也要明確,不能把老師的分內之事推給家長,對家長也不能采取命令式的做法,要通過充分溝通,讓家長自覺自愿地參與到家校聯合的工作里面來。只有家長和老師互相理解、彼此支持,才能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責任編輯:武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