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政府網站發布的一條公示信息引發熱議。該公示顯示,一名合肥人在六安市裕安區同一個小區購買了44套房子。按照當地的補貼政策,該房主共獲得約80萬元補貼。目前,上述公示信息已被刪除。記者就此事聯系到六安市裕安區房地產管理局,一工作人員稱該房主票據手續齊全,并未違規。針對此事相關部門已專門開會研究處理。(12月21日 中安在線)
近兩年,房地產市場為了去庫存,很多地方都出臺了各種鼓勵購買商品房的政策,這些政策大都涉及費用減免、資金補貼等。實際上,同樣是購房,對現在購房的人進行補貼,就意味著之前買房的人“吃了虧”,由于此類政策都有有效期限,同時意味著之后買房的人也“吃了虧”,而對于那些無力買房者來說,拿納稅人的錢補貼買得起房的人,也讓他們“吃了虧”。所以,這些涉及真金白銀的政策,都有戕害公平之嫌。
如今,在這不公平的政策之下,曝出個買了44套房子仍然享受補貼的人,而且還堂而皇之地公示在政府網站上,這不能不說是對此類政策的一大諷刺。要知道,一個買得起44套房子的人,肯定不缺錢,不缺錢的人卻因為買得起更多的房子而變得更加有錢,確實有些荒唐。
且不論出臺這類政策的過程是否合法、合規、合乎程序,即使出臺政策的程序本身沒有問題,即使政策條文本身也沒有問題,當地政府在審核公示信息時,難道就意識不到一個買得起44套房子的人還在享受補貼的事情有些荒唐嗎?換句話說,當地政府對地這種不合理的現象沒有任何感知能力嗎?
如果答案是“是”,恐怕就太小看了當地政府,也未能理解該政策出臺的初衷。因為,就“去庫存”而言,最關鍵的事情就是吸引人來買房子以消化庫存,而能夠消化庫存的人,必須是有一定經濟實力的人。雖然還起房貸來常常比較吃力,但普通工薪階層勉強也可以算當地政府眼中“有一定經濟實力的人”中的一員,不過,相對于普通工薪階層通常只能一家消化掉一套房來說,能消化得起多套房的實力雄厚者才是這類政策的真正目標。
買44套房仍然享受補貼的事情,曝出當地補貼政策的一大漏洞,但這一漏洞到底是無心之舉,還是有意為之,則頗值得深究。如果是無心之舉,說明當地政府出臺相關政策的過程缺乏科學論證,過于隨意,不夠嚴謹;如果是有意為之,則說明當地政府出臺的相關政策從一開始就是為去庫存而去庫存,并且有“不擇手段”的意味。
不違規的荒唐補貼,暴露出政策的不合理,希望各地今后在出臺類似政策時,多一些科學的考量與論證,尤其是出發點一定要“正”,否則,方向偏了,公平必然要受到傷害。
(責任編輯:武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