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哲學家波普爾把科學發現歸結為“從錯誤中學習”。在他看來,理論是試驗性的假說,它們是否成立要經過檢驗。如果理論與實驗不相符合,就需要我們認識到錯誤并批判地加以反思,從而推動科學進步和知識增長。
換個角度理解,在實驗確認之前,誰也不能斷定哪一種理論建構是正確的,就只能通過試錯來尋找經得起實驗檢驗的理論框架。這樣的方法論智慧,通俗表達就是:如果未來是未知的和不確定的,那么要找到通往未來的路徑,就要允許多元嘗試和不斷試錯,并以實踐為標準來進行檢驗。
放在現實中來考量,這對推進中國的改革發展也具有啟發意義。人們常說,中國的發展提供了一條不同于西方國家的替代性現代化道路,修訂著教科書上固有的“定論”。這說明,在根本方向、基本原則確定后,中國改革發展的未來有著很多種可能性。很多問題要找到適合國情的解決方案,不會有現成的答案,必須依靠不斷試錯,在“從錯誤中學習”的過程中尋找解決方案。
可以說,一部改革開放史,就是一個不斷試錯的動態過程。安徽小崗村民按下的“紅手印”,開啟的是一場產權結構的改革嘗試,既保留了集體所有的產權性質,又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新千年到來時,中國剛剛加入世貿組織,那時的擔憂是民族工業能否抵擋跨國公司的沖擊,而實踐中探索出的混合所有制,既以市場換來了先進技術,又保住了中國企業的生存。在中國資本市場形成早期,鄧小平說過這樣一句話:“證券、股市,這些東西究竟好不好,有沒有危險,是不是資本主義獨有的東西,社會主義能不能用?允許看,但要堅決地試。”“堅決地試”四個字,就是一種敢于試錯的智慧和勇氣,這也是貫穿中國改革歷程的精神氣質。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深化改革注重“發揮好試點對全局性改革的示范、突破、帶動作用”,就是以最小的代價進行試錯,又以最高的效率將試錯的成果全面鋪開。
試錯,其實也是“試對”。改革,就是從沒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條路來。改革走到今天,已經進入深水區,如何理解“深水區”?一方面是阻力增大、風險增多,另一方面也意味著不確定性更大,要找到破解難題的辦法,更需要敢于試錯的勇氣。比如說,國企改革,如何既保留公有制的性質同時又激發企業活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如何既化解過剩產能同時又提升供給質量?引領經濟新常態,如何既穩增長、控風險同時又提質量、增效益?在找到答案之前答案是未知的,因此,要鼓勵創新就必須允許試錯,要謀劃改革就必須放開嘗試。這也是為什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著重強調:既鼓勵創新、表揚先進,也允許試錯、寬容失敗。
從這個意義上講,干部不作為的最大危害還不只是耽誤工作,更在于關閉了試錯的空間,取消了探索的可能性。正因此,崇尚實干最重要的是要鼓勵探索、允許試錯,建立寬容失敗的容錯機制。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強調:建立容錯糾錯機制,寬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別是改革創新中的失誤,這或許正是其深意所在。
(責任編輯:武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