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掃臉就能直接付款帶走商品,智能穿衣鏡精確建議今天的運動量,無人機帶著大小郵包飛行在鄉村的稻田間……一系列代表互聯網前沿科技創新成果的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服務看得人眼花繚亂。這是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重頭戲之一“互聯網之光”博覽會的現場。17日一早正式向觀眾開放,310多家中外企業的展臺前,既有絡繹不絕的普通觀眾,也有尋找機會的創業者們。(11月18日經濟日報)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已提出多年,然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公眾其實并未對這句話有著深切的感官認知。然而隨著互聯網的蓬勃發展,當許多曾經只深藏在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變身日常生活用品,滲進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隨時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狀態、認知領域時,我們深深地感到,中國互聯網時代已經到來,科技正插上互聯網的翅膀,用創新照亮了我們民族的未來。
正像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之光”博覽會展出的產品所帶給我們的驚艷感官刺激。掃臉就能支付、穿衣鏡變身智能管家,無人機可以送郵件,無人駕駛汽車開上路面,這些原來連想也不敢想的場景,都在現實中精彩呈現,各種讓人們“腦洞大開”的互聯網新技術,不僅給觀眾們帶來種種驚喜,也給現實中的人們帶來更多創業機遇。
可喜的是,帶來這些科技創新成果的并非只有阿里巴巴、富士康、百度這樣的大企業,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當下,一些原來名不見經傳的中小企業表現同樣“亮眼”。通過互聯網大會這樣一個平臺,企業將自己的創新成果搬上舞臺,供人們選擇。可以預期的是,在這種創新氛圍中,一批中小企業將成長為未來的 “互聯網大咖”,一批勇于創業、敢于創業的青年才俊將在互聯網發展中受益。
當然,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并非只呈現在消費領域。如今的海爾等家電巨頭已著眼于把電器變成‘網器’,要幫助用戶打造一個智慧家庭;如今的富士康集團正在由制造企業轉型成工業互聯網企業,在生產方式上發生很大的改變。這些只是傳統制造業轉型的一個縮影。當“中國制造2025”時代到來,人們通過“互聯網之光”博覽會更鮮明地看到了中國制造業的未來。曾幾何時,當人們蜂擁而出到國外購買馬桶蓋時,曾有輿論唱衰中國制造,如今通過展覽會所傳達出的強烈創新信號,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國智能制造所蘊含的巨大潛力和內在優勢。
這就是互聯網迅猛發展所給我們帶來的驚喜。而這一切都來源于我國對于“互聯網+”發展的正確認識。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站在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提出了構建網絡強國的戰略部署,經過幾年的發展,我國從深刻認識互聯網到創新發展互聯網,從深度運用互聯網到依法管理互聯網,再到如今和世界的合作共享互聯網,中國互聯網發展用速度和質量驚艷了世界,也給世界互聯網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其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和對人類社會的造福無可估量。
1969年,互聯網誕生,至今不到50歲。1994年,中國正式接入互聯網,至今才22年。22歲的互聯網中國正值青春年少,其蓬勃有序發展的態勢讓我們看到了未來和希望。祝愿我們的祖國在未來互聯網世界里能夠順風順水,“e”路暢行,用科技照亮中國的未來。(南方網)
(責任編輯:武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