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候替課,能夠對付各種刁鉆老師,每一大節20多元,質量保證不議價。”大學逃課屢見不鮮,而有償替課現象隨之悄然成風。除了學生間相互替課外,還存在著被稱為“替課中介”的人,他們活動于替課平臺中,通過促成替課交易,收取中介費。“替課君”“誰幫我替課”、替課菌”……只要在微信公眾號上搜索“替課”關鍵詞,便能出現上百個提供替課服務的公眾號。此外,還存在類似“滴滴替課APP”的手機應用軟件,專門為替課提供信息資源。(11月9日《新快報》)
大部分高校采取學分制管理,學生的學業成績,大多是終結性考核與日常性考評的分數按比例累加而成。因此,平時的課時考勤情況直接關乎學生的學業成績。而因為“課程無聊”“有事缺席”“懶惰懈怠”等情況,很多學生不去上課又想要日常考評分數,高校便興起“替課族”,“替課”者大多也都是學生。在很多高校中,替課已形成比較成熟的產業鏈。
這正好折射出了當下一些高校學生對學業的輕浮態度。我們對高校教育的反思,也應該將更多的目光集中在學生這一主體上。從學生層面看,他們通過替課這一方式來應對老師上課的點名檢查,聽起來是規避風險的不錯手段。但就本質而言,它仍逃不過自身角色錯位的嚴肅追問。學生最重要的任務仍然是學習,故其在校期間所進行的一切活動都應該是為學習這一中心服務的,而不是顧此失彼地去忙一些和學習無關的事。通過花錢的手段,輕而易舉地逃過了自己的責任和義務。這種行為,豈能心安理得地享受國家、社會給予的教育支持,父母辛苦工作給予的經濟支撐?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透過它,我們不但可以窺探高校學生的學習狀態,亦能透過這一切窺見高校教育背后的漏洞。
調查發現,英語、語文、計算機基礎等公共課成為替課的重災區,很多學生認為,公共課不重要。這類課程老師與學生不熟悉,或是人數多不便于清查人數,有利于替課現象的滋生。許多公共課的老師照搬照念課本上的內容,課程缺乏趣味性與時效性,在課堂上也鮮與學生互動溝通。很多學生抱怨此類課程枯燥無味且學不到想要的知識,用處不大。這其實也是從反向的角度對高校教育進行提醒。除此之外,尋求替課的學生中即將畢業的大四學生較多,他們多數面臨考研或就業,而部分高校在四年級課程安排上不盡合理,復習考研、公務員考試的時間與學校課程多有沖突。在面臨未來與修學分的抉擇上,他們不得不讓自己的時間更多放在考研和找工作上。面對這樣的沖突,他們也有些無奈與不知所措。
從角色定位而言,學生應認清自己的身份,珍惜自己最美好的學習時光。承擔起責任,履行義務,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對自己負責。而較之于學生拙劣的替課戰術,高校也應該在公共課上有一些改革,除了學術上的指導也應對大學生就業多一些引導。其次,在學分制度上也應該多一點人性化,比如大一時的空閑時間較多可以提前學習大二課程參加考試。這樣不僅緩解了大四時的繁忙也充分利用了時間。多給學生一些大學時光安排分配的自主權,讓學生真正成為學校的主人。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