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環保部下屬機構中華環保基金會成功提起一起環境公益訴訟,將中國石化集團南京化學工業有限公司告上法庭,請求江蘇省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判令此公司消除其所有環境違法行為對大氣、水及土壤環境造成的危害等4項訴訟請求。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此案。繼環保組織自然之友將4家央企下屬企業或有央企背景企業告上法庭后,這是又一起針對央企下屬企業提起的環境公益訴訟。
今年7月至8月,自然之友分別向遼寧省鞍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吉林省吉林市中級人民法院以及江蘇省連云港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環境公益訴訟,狀告鞍鋼集團礦業有限公司齊大山分公司(以下簡稱鞍鋼齊大山)、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以下簡稱中石油吉化)、連云港堿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連云港堿業)污染大氣。
表面看,這不過是普通的三起環境公益訴訟,實際上,并非如此。自然之友起訴的這三家企業均具有央企背景。鞍鋼齊大山是鞍鋼集團的下屬企業;中石油吉化是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下屬企業,連云港堿業前身是中石化南京化學工業有限公司連云港堿廠。值得注意的是,中石油吉化環境違法可謂是劣跡不斷。在環保組織起訴前,環保部在新環保法實施“百日”時曾公開通報說:“吉林省吉林市環保局對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大氣污染物超標排放行為按日連續處罰78萬元。”公開資料顯示,中石油吉化還是2005年“松花江污染事件”的主角。
今年9月7日,自然之友再次發消息說,由其提起的狀告中電投山西鋁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電投山西鋁業)環境污染責任糾紛一案,近期已由山西省忻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而中電投山西鋁業也是一家央企背景的企業。這家企業被起訴的原因是其在位于山西省原平市中陽鄉上封村和練家崗之間建起了100萬噸氧化鋁項目配套赤泥庫,赤泥庫對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慧濟寺以及周邊公眾的身心健康造成威脅。
央企包括其下屬企業是支撐國家經濟發展的骨干及核心企業,這些企業在國家的經濟發展過程中無疑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同時,國家也給這些企業提供了更多的資金及政策支持。因此,央企包括其下屬企業在各個方面都應該起到表率作用,應該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包括環保責任,這是起碼應該牢牢守住不違法的底線。
然而,令人失望的是,作為央企的下屬企業,這5家企業屢屢環境違法,屢屢挑戰法律底線,特別是在目前國家環境形勢依然不容樂觀的狀況下,在史上最嚴的新環保法實施的第一年,違法超標排放,以身試法。
近年來,一個現象值得高度關注,那就是央企特別是下屬企業環境違法問題。這些央企下屬企業之所以有恃無恐,敢于違法,與其身份特殊相關,一方面,它是央企,地方似乎不太敢管;另一方面,它又遠離母公司,母公司的放任再加上地方環保部門監管缺位,這是央企下屬企業環境違法屢禁不止的一個重要原因。
起訴這些不守法的企業無疑是促使這些企業合法經營的一個重要推手,但是,作為央企的下屬企業絕不能把公益訴訟作為其守法的動力。換句話說,央企包括其下屬企業不能屢屢成為環保組織環境公益訴訟的靶子。再有就是,央企特別是下屬企業必須做到自覺自愿守法,地方環保監管部門以及央企下屬企業的母公司也應該積極履行監管責任和義務,此外,還應該加大對這些違法企業的處罰力度,只有罰得其不敢違法了,或許才能從根本上遏制央企特別是下屬企業環境違法的發生。
(責任編輯: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