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8月2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促進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提升,增加“中國制造”有效供給滿足消費升級需求。
供給側與需求側互為呼應。哪一側的升級,都會帶來另一側或主動或被動的跟進。但總需要有一個跑在前面,發揮引領、召喚或者帶動的作用。
這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是著眼于以消費品的標準和質量提升,來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碼。筆者認為其利有三:一是會議確定的是緊密圍繞消費需求旺盛、與群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一般消費品領域,如家電、服裝、日化等,以此來建立新型標準體系,這無疑將使百姓的獲得感更加強烈,日常消費品最貼近百姓,品質有了提升,百姓的感受最為敏銳和強烈;二是消費品標準的提升將產生倒逼作用,讓上游的生產加工、裝備制造、產品研發等也跟著夕惕若厲,從而促進全產業鏈的升級,這對于塑造和建設“中國制造”在國內外市場的影響力和品牌形象,無疑是善莫大焉;三是產品標準的嚴格執行,既是對生產企業的嚴厲約束,也是給消費者一個穩定、放心的預期,能有效地降低市場的交易成本,二者呈正相關關系。
長期以來,“中國制造”給予國內外消費者的也是一種結構性的、不均衡的消費體驗。一方面,是如家用電器、消費電子等產品質量不輸國際先進,即使是在與一些國際大牌的PK中也是漸露崢嶸;但另一方面,則是國人去日本買馬桶蓋、托人在國外代購奶粉等的一度盛行。這也無異于市場從需求側發出了信號:供給側需要做出結構性改革,必須把該補的短板補齊。
“中國制造”的升級,企業是理之當然的主體,其最離不了的是兩種精神:一是企業家精神,它代表擔當負責和戰略眼光,而非投機鉆營、急功近利;二是工匠精神,它代表著精益求精,不茍且、不將就、不敷衍,而是精耕細作、精琢細磨、體現專業、注重品質。這兩種精神,大處重品牌,計之長遠;小處重品質,不茍纖毫。
“善者忻民之善,閉民之惡。”為政之道如此,市場的制度設計亦莫能外。產品的質量標準即是如此。一是著眼于質量安全的強制性標準,是市場主體的準入門檻,是底線,必須適應消費環境的變化而升級完善,并不打折扣地執行,以給消費者最基本的權益保障,避免“劣幣驅逐良幣”;二是建立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支持社會團體、企業發展優于國家和行業的標準。企業以高標準領跑,對于消費者來說,經濟學上叫“消費者剩余”,其實質就是消費紅利,它以超乎消費者預期的消費體驗增加消費者的忠誠度,樹立產品的品牌影響力和消費黏性,它不僅讓扮演領跑者角色的企業自身成為贏家,同時在充分競爭的條件下,也會讓競爭對手快速跟進,從而帶動整個行業生產水平的提檔升級。
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再到“中國創造”,近一段時間來,隨著創新驅動戰略的實施,尤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人們對于“中國制造”賦予了殷切的期許。這一次國務院從建立消費品的新型標準體系著眼,精準發力,倒逼工業及裝備制造業升級,對于“中國制造”來說,既是牽住了“牛鼻子”,也是給了“中國制造”平地崛起一個穩、準而且有力的支點。
“中國制造”,你要爭氣!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