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
新常態蘊含著未來發展的巨大潛力和空間。如果說經濟增長中高速對應的是“新”,經濟結構優化對應的是“!,需要強調的是,在“新”已明朗“!蔽磳崿F的過程中,我們要把握好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常態”系列重要講話里所強調的中高速、結構調整優化和創新驅動三個關鍵詞,打造新的動力體系
我國在近年進入中等收入階段后,經濟發展上的表現也合乎規律地趨向新常態。我們要因勢而謀、因勢而動、因勢而進。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同比增長6.7%,保持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有好的發展態勢。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的背景下,中國再次用實實在在的成績單回擊了“中國經濟悲觀論”,展現出世界經濟“穩定器”和“發動機”的良好形象。
推進供給側改革是關鍵一招
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有力、有度、有效落實好“三去一降一補”重點任務,用重大改革舉措落地增強發展信心、釋放發展活力,是我們迎難而上、開創新局的關鍵一招。當前中國正在進行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并非橫空出世,而是改革開放之初確定的市場化改革趨勢大政方針的承前啟后、繼往開來。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綜合研判世界經濟形勢和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作出的重大決策。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正是在深刻總結中外經濟理論與需求、供給管理實踐經驗得失的基礎上,在中國完成經濟、社會現代化轉軌升級的問題導向下,形成了關于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明確要求。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內涵是以改革為龍頭、結構優化為關鍵,攻堅克難解放生產力的一種長期行為;主攻方向是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結構的適應性,重點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其著力加強的雖然是供給側,但意在整個供給體系的質量、效率提高,這不是否定需求側的意義和作用,不否定適度擴大總需求。處理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國不僅可以有技術層面的“后發優勢”,不僅可以消解漸進改革路徑依賴上的某些“后發劣勢”,還有望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學理支持之下,形成供給側偉大實踐的“先發優勢”,如愿實現全面小康和“中國夢”。
中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如果說經濟增長中高速對應的是“新”,經濟結構優化對應的是“常”,需要強調的是,在“新”已明朗“!蔽磳崿F的過程中,面對矛盾凸顯的挑戰、“中等收入陷阱”前車之鑒的潛在威脅,我們要把握好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常態”系列重要講話里所強調的中高速、結構調整優化和創新驅動三個關鍵詞,打造新的動力體系。針對突出的矛盾和問題,我們急需在改革中間解除供給抑制、削減供給約束,做到宏觀政策要穩、產業政策要準、微觀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實、社會政策要托底,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更好的環境和條件。經濟增速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加上改革處于深水區的推進期,這就要求我們敢涉險灘,啃硬骨頭。
新常態蘊含發展的巨大潛力
隨著“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的持續推進,改革成效已經開始顯現。我們看到了一些好苗頭。比如企業利潤水平、工業增長值、用電量等出現向好趨勢,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不斷生成,持續的旅游熱說明消費潛力仍然非常強勁,就業數據也給我們增加了定力。房地產業總體來說是景氣回升。我們完全不能認同有些人那么悲觀地想到在中國真實城鎮化率才40%左右的時候,就來一個像日本真實城鎮化率到80%左右才出現的崩盤式的回調。當然我們要總結過去的經驗教訓,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導它更健康地發展。我們還看到,只要管理部門及時出臺對應措施,在某些方面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是可以結合在一起的。比如說推進PPP項目,它既是穩增長———把一些所謂過剩產能轉為有效產能,鋼材、建材等很多跟投資相關的產能都可以用起來;又是調結構———因為基礎設施,比如產業園區的建設,在補短板方面有巨大的現實需求;同時,也是促改革———PPP的建設是天然地對接混合所有制,PPP以陽光化流程使規范化程度提高以后,政府、企業、專業機構一起合作,“1+1+1>3”,績效明顯提升,它是更接近于有效投資概念的具體投資形式。今夏一些地區的洪災實際上也在提醒我們,我國基礎設施的升級換代有迫切的現實需要和巨大的空間。實際上,今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一大批重點投資項目已密集開工。擴大有效投資是支撐經濟穩定增長、拓展結構調整空間、增強轉型發展后勁的有力抓手,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沒有變,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當前中國經濟“下臺階”只是階段性變化。新常態蘊含著未來發展的巨大潛力和空間。
綜上所述,我認為在今年年底之前或最晚明年年初,中國經濟增長將穩定在一個可接受的區間,并體現出以結構優化提高增長質量的特點,之后會進入一個升級版的中高速增長平臺。當然我們也要看到,國內外環境依然復雜嚴峻,為此,我們必須把握好經濟發展新常態這個大邏輯,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作者為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
(責任編輯:鄧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