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法國記者,因為撰文“為恐怖主義張目”,而被中國政府拒絕延長其在華繼續(xù)新聞工作簽證,這就是“高潔(法文名Ursula Gauthier)事件”。這件事具有某種“清醒劑”作用,我們可以從中得到三點啟示。
一是我們終于明白,為什么西方、特別是某些所謂“左翼—布爾喬亞—人權主義分子”(gaucho-bobo-droitdelhommmiste)一味地強調新聞自由而從來不提民眾的“知情權”,甚至強調新聞自由包括扭曲甚至捏造事實。中國打擊恐怖主義,在高潔的文章里“自由”地變成“鎮(zhèn)壓少數(shù)民族”;中國指責她“為恐怖主義張目”,到了她的口中便成為“對新聞自由的鉗制”;中國拒絕延長其工作簽證,她便指責中國“恐嚇國際新聞界”……由此可以一窺高潔的自我辯護方式:不與你討論事實,而是一味以抽象的價值觀為依托,只要你批評文章“不符合事實”,就是“侵犯我的新聞自由”。
我們一向“天真”地以為,觀點當然可以討論、“反華”也可以是高潔的權利,但“事實”難道不應該是新聞的“上帝”嗎?保障“新聞自由”的目的是為了讓民眾享有知情權。然而“高潔們”卻偷梁換柱,將“知情權”變成“沒有事實為依據(jù)的絕對新聞自由”,于是新聞自由就演變成保障可以講假話的“自由”。因為只有擁有不顧事實隨意撰寫“新聞”的“自由”,才能把新聞變成一件輿論武器,成為對他國進行精神殖民的最有效利器。
我們之所以難以與西方媒體進行平等、公正的討論,就是因為他們要的是“絕對的包括講假話的新聞自由”,而我們卻在講“以事實為基礎的、以知情權為基點的”新聞自由。所以雙方永遠踩不到一個鼓點上。好在法國讀者也不會輕易上當了。《費加羅報》網(wǎng)友在其文章下寫道:“引高潔原文:‘一小批極端維族人手持鍘刀沖進一個煤礦攻擊漢人。50多人喪生。’我讀完整篇文章,感到作者就是在為屠殺辯護。”《解放報》網(wǎng)友更是直截了當:“這些所謂的中國問題專家在精神上支持中國的恐怖主義由來已久。這位記者似乎認為,攻擊我們的敵人的恐怖分子就是我們的盟友……”
“高潔事件”給我們的第二個啟示,是這種西方概念上的媒體觀即使在西方本身也已經(jīng)面臨破產(chǎn)。這次高潔使出渾身解數(shù),也沒有求得多少法國官方和民間的同情和支持。高潔對法國和歐盟沒有大力支持她而極感不滿,但任何政府都不會“為恐怖主義張目”的言論背書。應該承認,高潔的活動能力是很強的。為了尋求法國媒體同行的支持,她到處聲稱“這不是僅僅涉及我個人,而是中國試圖給國際媒體戴上嘴套”。這又是對法國民眾撒的一個謊。在中國工作的全部611名外國記者,只有她一個人因“為恐怖主義張目”而沒有獲得工作簽證的延長。高潔還聲稱“中國要求她做自我批評”。在法國,批評是正常的,但要求他人自我批評卻是法國文化所不能接受的。高潔試圖以此天方夜譚來博得同情。可惜甚至連法國網(wǎng)友也看透了:“如果她如中國政府所要求的那樣向被她文章所傷害的煤礦工人家屬道歉的話,問題也就煙消云散了。”
“高潔事件”給我們的第三個啟示,是反恐必須在全球精神領域建立統(tǒng)一戰(zhàn)線,特別是對“為恐怖主義張目”的行徑要劃出一條媒體紅線。把高潔定性為“為恐怖主義張目”是非常準確的。無論高潔如何爭辯,正如法國網(wǎng)友斷語:“凡試圖將恐怖分子分成好的或壞的、國內(nèi)的或國際的、用炸彈的或用刀的,都是為恐怖主義張目!”不知“高潔們”是否理解“張目”這個中文詞。法語“apologie”翻譯成“張目”是非常貼切的。“為恐怖主義張目”在法國已入刑事罪。從《查理周刊》恐襲事件以來,法國迄今已有幾十名“為恐怖主義張目”的人被判有罪而入獄。法國政界目前甚至正在討論,當一個法國人參與恐怖主義活動時,國家是否應該通過法律,使法國政府有權取消其法國國籍。
所以,“為恐怖主義張目”者不應享有“新聞自由”,理應全球共責之。(作者是文匯報前駐巴黎記者)
(責任編輯:武曉娟)